讓宋從心感到有些意外的是,當她再次睜開眼睛時,不遠處那藍衣少年突然間便失去了那種非人的、堪稱魔性的魅惑之力。他的容貌五官看上去依舊美得不似凡塵中人,但卻不會再讓人感到那種仿若被水妖拉入深海、將要窒息死去的眩暈。
「你——」宋從心感到有些不妙,腦中正思考著脫身之計,卻猝不及防之下被一股力道牽引,被迫朝前走了兩步,頭顱也不自控地抬起,對上了一雙深邃稠艷、如幽夜藍花般的眼睛,「不是海民?是外來者嗎?」
少年的聲音如驪珠落入玉盤,甫一入耳便令人腦海一片空白,萬籟俱寂,識海中僅剩他的回音。宋從心猛地咬住舌尖,再次用力地閉了閉眼睛,這才讓那種宛若魔音入耳般的感覺消減下去。她背生冷汗,面上勉強維持著冷漠鎮定的神情,心中卻苦不堪言地大喊:大哥,大哥,咱們有話好好說!您老就收了神通吧,小的真的承受不起!
眼見著少年輕而易舉地桎梏住了自己,即便宋從心再如何遲鈍也已經反應過來,眼前的少年不僅血脈有異,甚至修為都遠遠地高於自己。
要知道,自從宋從心融合了地脈山主之心之後,她對世間萬物的感知便已經提拔到了一個自己都無法估量的高度。她不僅能毫無瓶頸地吸靈納炁,甚至連自身的修為境界都極具迷惑性。一般而言,普通修士無法堪破比自己道行更深的修士的境界,但宋從心卻可以跨越三階,堪破出竅期修士的修為。但眼前的這位少年,宋從心卻無法勘探出他修為的深淺……
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這少年至少是個分。神。期啊!
想到這,宋從心幾乎快忍不住要在識海中對著天書尖叫了。說好的姬重瀾城主殉身之後,重溟城已無大能修士的呢?!為什麼他們才剛入重溟城不久,只是夜探一下沿海地帶,就跟撞鬼了一樣地遇見了一位分神期修士啊?!
「……我不是海民。」眼見著她久久沒有回答,少年勾著絲線的五指微微一動,那一縷朦朧月光般的薄紗便爬上了宋從心的頸項。宋從心是親眼看見這「月光」是如何「溫柔」地將那似人似魚的怪物四分五裂的。
她心裡怕得要死,面上卻還力持平靜地回望少年的眼睛:「但我沒有惡意。只是東海出現異象,所以前來一探。」
宋從心原以為自己脫口而出的話語會有些語氣不穩,卻沒想到,她每一句話都咬字清晰,清朗而又分明。
少年沒有說話,只是用那雙深邃淒艷的藍眸與宋從心安靜地對視,在月光的映照下,他的眼眸仿佛也似夜行的妖獸般能反射出光來。他那比夜色還要漆黑的長髮披散在身後,濕漉漉的,好似剛剛離水而出。他皮膚白如珠玉,五官精緻得近乎不詳,那微微上挑的眼角在看人時會帶出一股不自覺的、冷冽的勾纏。好看……好看得像只吃人的水鬼。
太上老君玉皇大帝元始天尊還有天書和師尊保佑……宋從心麻木地在腦海中把自己想得起來的諸天神明都拜了一遍。別看她此時面上正氣凜然、一副淡然從容的大家風範,實際她內心就是一隻被吊起來後瑟瑟發抖不敢動彈的大頰鼠,距離心臟驟停暴斃也就一步之距。
「……我信。」不知過了多久,宋從心突然覺得桎梏自己四肢與軀體的力道突然消失,少年並指一揮,那薄如蠶絲卻利如冷鐵的絲線便全部回彈,盡數收入了少年戴在五指上的白銀指環里,「聽了我的聲音,看了我的臉,還能如常回話。可見你靈魂堅韌,的確別無雜念。」
……雖然少年好像是在誇獎自己,但不知為何,宋從心莫名生出了一種當初爬完問心天梯之後,被一丘長老內涵「腦袋空空」時的委屈。
「但是,你既然不是海民,那又是如何進城的?」少年微微偏頭看著宋從心,或許是因為眼睛的顏色太過深邃冰冷的緣故,他的眼神透著一股令人毛骨悚然的涼意,「我已經下令讓呂叔封城了。而城中的居民只要不是活膩了,都不會選擇深夜時分靠近大海。」
「……」宋從心沉默了一瞬,覺得繼續裝傻下去也沒什麼意義,「你是姬重瀾城主的嗣子,那位重溟少主,姬既望。」
「是。」少年嗓音空靈宛若深海的鯨鳴,然而他的聲音似乎和他的容貌一樣,只要抵禦過一次,就會自然而然地生出「抗體」,「告訴我你的名字。」
宋從心哽了一瞬:「宋從心,道號拂雪。」
少年,不,重溟少主姬既望聽完後便點了點頭,也沒有繼續詢問宋從心的宗門以及傳承,反而直呼她的名字,道:「那,宋從心,你怎麼知道東海發生了異象?就連我們也是最近才發現了不對的地方。」
姬既望此話一出,宋從心不知為何竟在這位修為高深莫測的重溟少主身上感受到了一種不通社交的氣息。她惴惴不安的心突然間便平靜了下來,抹了一把臉,試探道:「早聽聞重溟城排外,少城主如此直言不諱,便不怕我將消息傳遞出去?」
「啊。」姬既望仿佛被提醒了一般,毫無語調起伏地應了一聲,他突然抬起手,往宋從心耳根後一抹。
宋從心感覺到有什麼冰冰涼的東西鑽進了自己的皮膚里。
「在問題解決前,你必須留在這裡。」姬既望抬起一隻手,他表情平淡,十指都戴著沒有任何雕琢的白銀指環,紫藍色的耳鰭微微一動。明明是一條魚,此時卻仿佛一隻揮著爪子威脅鼠的貓:「敢逃跑,我就把你綁回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