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正道魁首是如何養成的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1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眾弟子們嬉笑怒鬧,宛如春遊一般。離了道家清淨地那等端肅的場所,他們看上去也有了符合年紀的鮮活與熾熱。

令滄海也跟這些天一直繞著自己要機關小鳥的小孩換了一根還帶著牙印的粘牙糖,他搖頭失笑,準備將這根粘牙糖封入捲軸中作為念想。走了幾步,卻聽得旁邊的兩位山民感慨地說道:「感覺這些仙長大人也沒道聽途說的那般冷漠、不顧我們的死活啊,真是白聽不比見面

啊。」

「是『百聞不如一見』。」旁邊的一位將士板著臉糾正,虎著臉道,「大公主殿下推行識字教育都多久了,怎麼還犯這種錯誤?」

「意外,意外。」那山民尷尬地擺了擺手,連忙撓頭轉移話題,「以前不總聽說修士掠奪天地靈氣,害得田畝沒有靈氣浸潤而產量稀薄,或者仙家弟子不顧我等死活之類的流言嗎?這些年倒是聽得有些少了。」

令滄海上翹的唇角漸漸抹平,他抿了抿唇,沒有刻意看向那兩人談話的地方。

「不是少了,是被大公主殿下處置了。」將士嘆了一口氣,無奈道,「都是打著什麼『神明』的名義坑蒙拐騙的外道。實際是為了把人騙去賣的。」

「就是就是,我覺得這些仙長們看著是冷了點,但心都是極好的。」一旁路過的人聽了,也上來插了句嘴。

「這些什麼什麼教,真真是害死人啊!我們這片神州大地,何時曾有過神明?哪一次劫難,不是我們人族一點點地掙出生機來的?」

「嗨,你別說。這些什麼什麼教,在別國那是真的多。跟螞蟥一樣殺之不盡,除之不絕。就連沿海,都還有個什麼渦流教……」

隨著眾弟子御劍凌空,這些紅塵百姓們的竊竊私語也漸漸遠了。

……

上百名弟子同時御劍凌空的場景著實壯觀,這些近幾天來在平民百姓眼中不過是長得好看些的少年少女猛一揮袖,便有一柄裹挾著靈光的寶劍從袖中飛來。這些飛劍有的十分精緻,有的卻略顯粗糙,甚至還有人的「劍」乾脆就是一柄只有雛形的劍胚,顯然是平日裡只作載器而用的。

修真界中的「御劍術」實際上應該是「御氣術」,這個術法本質上是將體內的精氣引出,附著在某物上,操控其凌空而飛,傷敵於數丈之外。不過鑑於「御琴」、「御鞭」、「御鍋子」、「御鐵葫蘆」等行為著實有些不雅。故而新入門的弟子們在學會御氣術後,幾乎是人手一把用來當做載具的飛劍。

實際上,只要不高空墜物,哪怕你「御肥豬」都沒人管。

不過眼下在這麼多樸實敦厚的老百姓面前,再不要臉的弟子都要多少顧及一下宗門的臉面。他們起手召出靈劍,身旁便發出「哇」的一聲驚呼;他們縱身翻上飛劍,另一旁邊響起響亮的掌聲;他們站在飛劍上硬著頭皮回望,便看見一雙雙晶亮晶亮的眼眸,守城的將士們甚至抱了牛皮鼓與缶立於城牆,說要為他們演奏一首離歌。

臉皮薄的弟子已經頭也不回地跑了,剩的一批弟子硬著頭皮站在飛劍上,朝下方不停地擺手,大喊:「別送了!快回去吧!」

咚咚的鼓樂與厚悶的缶聲,席捲著邊境之地悽苦寒冽的風沙,傳出很遠很遠。

那並不是什麼足以登上大雅之堂的禮樂,民間的小調總是朗朗上口、旋律單一。但是當眾仙家弟子乘風而起、俯瞰下景之時,那樸實厚重的樂聲,連同北荒山那滿目瘡痍的蒼涼大地,都如同一柄尖利的鑿刃,在他們心間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

眾弟子們離開了北荒山,離開了咸臨國。他們御劍來到幽州的邊境,負責接應他們的內門弟子早已在此待命。

幽州邊境最高的山峰之上,眾仙家弟子踏落山巔,好奇地張望。因為此屆參與外門考核的弟子足有三百餘人,不少人在此次九嬰之戰中身受重傷、靈力耗盡,短時間內無法再堅持一次長途的飛行。無極道門稱已經派遣了弟子至幽州邊境接應,但眾人環顧四周,似乎沒找到飛行法器。

「嘶,天啊——」就在眾弟子拿捏不住宗門的安排、深感一頭霧水之時,伴隨著一聲壓抑的低呼,眾人便看見了極其壯觀的一幕。

他們此時駐足山巔,抬頭便是青天朗日,腳下是波瀾壯闊的雲海。眾人極目遠眺,卻見遠方雲海翻湧,竟有一片宛如海市蜃樓般的高塔樓閣緩緩地朝他們靠來。有什麼東西,穿過了雲與長空,像在海中遨遊的魚兒般劈開了雲海的浪潮,在山巔平穩地停靠。

離得近了,眾仙家弟子才發現,那竟是一座浮在雲中的「小島」。島上建了竹筍般林立的塔樓,隔開一座座的庭院,甚至還有田地與小小的湖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