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唐,我妻武則天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26章 八路大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426章 八路大軍

四月下旬,陽光明媚,春風送暖,

尉遲恭來到程府後園時,只見程知節穿著一身短袖中單,舒服的躺在一張長椅上休息。

三個小童圍著他不斷轉著圈,嘻嘻笑笑,「翁翁」「翁翁」的喊個不停,好不愜意!

尉遲恭推開引路僕人,大步走了過去,吼道:「還躺著睡呢,知不知道出什麼事了?」

他一張大黑臉本來就嚇人,這一嗓子吼下來,頓時把三個小童嚇哭了。

程知節大怒,一邊安撫自家孫子孫女,一邊朝尉遲恭瞪眼道:「你有病啊,

幹嘛嚇我乖孫?」

尉遲恭冷哼道:「那你繼續享你的天倫之樂吧,遼東之戰沒你的份,到時候別怪我!」

程知節聽到「遼東」倆字,一下就跳起來了,命人將乖孫抱走,朝他急問:「什麼遼東之戰?」

尉遲恭哼道:「兵部剛剛傳來消息,泉蓋蘇文快死了,陛下得知後,立刻召見李和薛仁貴,這是為什麼?」

程知節驚喜道:「陛下要打高句麗了?」

尉遲恭道:「不錯!而且這事八成沒咱們的份。」

程知節命人又搬來一張椅子,拉著他坐下,忙問:「你怎麼知道?」

尉遲恭瞪眼道:「你這老貨,最近安逸太久了,一點敏銳性都沒有,這一年多來,李每天早起練武,這是為什麼?」

程知節心中一驚,道:「難道就是為了高句麗之戰?」

尉遲恭又道:「前陣子,他又突然經常跑去禁苑,視察羽林衛軍隊,還經常去薛仁貴府上拜訪,這又是為什麼?」

程知節深吸一口氣,道:「我明白了,陛下可能很早就跟他達成約定,若是高句麗有戰事,就派他和薛仁貴去,所以他們才有這些行為!」

尉遲恭哼了一聲,道:「總算還沒遲鈍到家。」

程知節被這黑貨羞辱,一點也不生氣,反而笑眯眯的道:「黑郎,陛下平時討論軍政大事,從來都是找我們四個討論,如今卻只找薛仁貴和李,這說明遼東之戰,陛下不準備讓我們參加了!」

尉遲恭沉著臉,道:「我來找你,就是為了此事!你鬼點子多,想個法子,

讓咱們也能參與進去!」

「難!」

程知節嘆了口氣,道:「當年先帝討伐高句麗,我留守長安,你雖然跟去了,卻因為勸諫先帝,沒有受到重用,我們倆都沒有高句麗的作戰經驗,又比不上薛仁貴年輕,如何跟他們倆爭?」

當初李世民準備親征高句麗時,尉遲恭表示反對,不希望皇帝御駕親征,因此受到冷落。

攻打高句麗時,尉遲恭一直跟在李世民身邊,沒有單獨領兵作戰的機會。

故而他雖參與高句麗之戰,其實也不過是個看客。

尉遲恭聽了後,沉聲道:「我也知道爭不過李勒和薛仁貴,不過讓他們掛大總管和副大總管,咱們當個行軍總管,這不過分吧?」

程知節沉吟道:「這就要看陛下怎麼打了?」

尉遲恭濃眉一動,問:「怎麼說?」

程知節道:「如果陛下準備用打吐蕃的法子,讓營州軍為主力,緩慢推進,

跟高句麗相持。再讓熊津軍為奇兵,直取平壤的話,那就只需要李和薛仁貴就行,輪不到咱們!」

尉遲恭想了想,道:「高句麗與吐蕃不同,山多城多,還有遼水為屏障,人口密集,奇襲很難成功。」

高句麗土地比吐蕃小很多,人口卻比吐蕃更多,很難找到奇襲路線,到時候熊津港一路軍,也只有老老實實攻城拔寨,慢慢推進!

程知節點頭道:「不錯,所以陛下和李他們,很可能採用另一種打法,如此打的話,我們的機會就來了!」

尉遲恭目光一亮,道:「多路大軍並進?」

程知節道:「正是如此。高句麗地域遼闊,又有遼澤為屏障,我軍後勤供應,會非常艱難。若是被高句麗軍隊拖住了,無法迅速攻滅平壤,那就只能和當年一樣,被迫班師。」

尉遲恭明白他的意思,道:「多路並進,只要有一路突破防線,就能逼迫他們全線撤防!」

程知節目光灼灼的道:「李用兵謹慎,他這次一定會採用這種法子。走,

我們需得立刻進宮。」

尉遲恭嘿嘿一笑,道:「現在知道急了?」

程知節沒好氣道:「你別忘了,朝中老將不止咱們,契芯何力他們都有攻打高句麗的經驗,他們聽說此事後,你覺得會怎麼樣?」

尉遲恭大急,道:「快走快走,可別讓那幫老小子搶了先!」

兩人當即離開程府,一起入宮。

剛到承天門外,便見幾名白髮蒼蒼的老將在宮門外站著,顯然也是為高句麗之戰而來。

程知節目光一掃,心道:「好傢夥,不僅契芯何力、鄭仁泰、王文度、任雅相來了,連阿史那彌射、阿史那步真哥倆也來了。」

這些人年紀都很大了,平時出入宮廷已經很少,如今因為遼東即將而來的大戰,一顆心都活潑潑起來。

程知節二人皮笑肉不笑的跟其他幾人打了聲招呼,便在門外等候著。

只可惜遲遲沒有等到皇帝的召見。

李治正在聽李分析攻打高句麗的戰法,自然沒空見他們。

這些年來,李花費無數個日夜,早已想好了攻打高句麗的整個作戰方案。

而且他的方案一直都在變化調整。

如今大唐已經消滅百濟,在李看來,眼下消滅高句麗的條件,遠勝於太宗時期。

不過他也不敢大意,因為這很可能是他戎馬一生的最後一戰,

他細細向李治和薛仁貴講解高句麗的地形特點,守備模式,該用何種戰法應對。

李治聽了一陣後,面色也漸漸凝重起來,說道:「依卿之意,攻打高句麗,

不可再用攻打吐蕃的法子?」

李肅然道:「正是如此,高句麗決不會跟我們打野戰,只會據城而守,守得住,就增派援軍,守不住,就棄城後退,繼續守下一座城。」

「遼澤之路艱險,我軍後勤非常艱難,一年之內,若不能打下高句麗,恐怕就只能班師了。」

李治抬頭凝望著高句麗的地圖。

遼澤就像一座無形的屏障,由南至北,綿延數百里,保護著高句麗。

看起來大唐與高句麗接壤面積很大,然而因為遼澤的存在,真正能走的路只有那麼窄窄的幾條。

換一個角度看,可以將遼澤看作一座巍峨的山脈,而那幾條窄道,便是橫穿山脈的幾條峽谷。

高句麗軍隊三十方以上,鐵礦資源豐富,披申率也有三成以上。

他們實力很強,精通騎射,馬匹充足,擁有令遊牧民族聞風散膽的具裝騎兵。

鞋作為地區小霸,每次跟高句麗作戰時卻只有挨揍的份,故而絕不能小看他們。

更可氣的是,高句麗軍隊面對大唐時,極為猥瑣,不跟你野戰,一副死守態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