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滄州府兵
黃河就像一條巨龍豌而過,其流域南北兩側的氣候,因其發生顯著變化。
直到四月下旬,南方溫暖的春風,才吹到了北地,
也正因氣候差異,河北農事與關中地區不同。
關中地區採用泰、稷、麥輪轉耕種,兩年三熟,河北則依然遵守傳統的種植習俗,以冬小麥為主糧,兩年兩熟。
儘管如此,河北依然是大唐糧食產出最多的地方,主要原因,便在於小麥的高產,以及河北平原肥沃的土地。
李慕唐時隔多年,再次回到河北,竟覺得這處地方變得陌生了。
道路兩旁,金黃色的麥穗有如金色波浪一般,層層疊疊,隨風搖曳。
他腳下這條路似乎剛剛翻修不久,道上的人也多了。
以前河北人也多,但百姓們大多待在自家鄉里忙著農事,足不出戶,商業發展緩慢。
如今道上儘是來往商人,還有很多挑著擔子的農人。
直到此刻,李慕唐才終於相信他二叔信中的話,河北確實和以前不一樣了。
正行之間,前方出現一座石橋。
奇怪的一幕出現了,無論騎馬還是坐車,但凡過橋之人,都會從車馬上下來,步行過橋。
李慕唐正疑惑時,旁邊一名老者朝他喊道:「後生,快下來,不可對聖人不敬!」
李慕唐大吃一驚,趕忙翻身下馬,來到那老者旁邊,問道:「老丈,您剛才說的話,
是什麼意思?」
老者笑眯眯的打量著他,道:「好壯實的後生,你是唐人嗎?」語調有點古怪。
李慕唐昂首挺胸,道:「我當然是唐人。」
老者道:「胡裔的吧?」
李慕唐露出幾分惱怒之色,道:「朝廷下過旨意,只要在官府辦了手實公驗,那就是大唐子民,不管出自哪支胡裔,皆一視同仁,不得歧視!」
老者笑道:「別緊張,我只是問一下,我們這兒的胡裔不少,老頭子我就是契丹裔。」
李慕唐心想,難怪這老丈口音古怪,趕忙道:「在下也是契丹裔。」
老者異道:「你的唐語說的不錯啊,一點聽不出契丹口音。」
李慕唐道:「永徽七年,我就跟隨父母來到大唐生活,而且我母親是唐人。」
老者點頭道:「那就難怪了,老頭子也一樣,當初契丹附唐,大家都活的好好的,偏有些人想叛唐,老頭子就來了滄州。」
李慕唐暗暗點頭,他父親也是一樣的原因,來到滄州過活。
只不過,因他父親是新城公主的封戶,永徽六年朝廷收了兩次租,一家人變成流民,
輾轉去了長安,後來被遷往庭州。
李慕唐問:「老丈,您剛才說對聖人不敬,是何意思?」
那老者放下肩上擔子,坐在一塊大石頭上,指了指前方石橋,道:「瞧見那座橋沒有十李慕唐點了點頭。
老者道:「當初聖人北巡時,這座橋斷了,擋了聖人的路,聖人覺得奇怪,就命人進城調查。」
李慕唐奇道:「那後來呢?」
老者笑道:「後來那位任人唯親的縣尊,就被聖人派遣的官員查出來了,押到長安砍頭,魯城縣又換了一位新縣尊。」
「這位新縣尊雖比不上當年的長孫縣尉,最起碼肯幹些實事,修橋鋪路,不至於被周圍縣城嘲笑。」
「鄉親們議論此事,都覺多虧那座斷橋,攔住聖駕,才能趕走貪官污吏。於是大夥給這座橋起了個名字,叫攔聖橋,每次經過那座橋時,都會下來步行,以示對天子的敬意!」
李慕唐道:「是這樣啊。」
過了攔聖橋,前行不久,便到了魯城縣。
這是李慕唐離開滄州以後,第一次返回魯城縣。
中間隔了八九年,只覺這座縣城發生了翻天地覆的變化,大街上商鋪林立,人煙稠密,比庭州治縣都繁華多了。
李慕唐拿出一張紙,按照紙上的提示,一邊走一邊問人,很快來到城東南一處小街上。
從街口往裡數,第五戶民居,是一座四四方方的小院子。
李慕唐來到院門外,拍了拍門。
不一會,裡面傳來「噠噠噠」的聲音,大門很快被拉開,露出一張稚嫩的小臉,
問:「你是誰啊?」
那是個五六歲的小童,長得還挺高,臉上有好幾處傷疤,手上還拿著一個小彈弓,一看就是個調皮的孩子。
李慕唐笑道:「你是小榮嗎?」
小童驚訝道:「是啊,你認識我嗎?」
李慕唐笑道:「我是你堂兄。」
小童先是一愣,隨即大喜,扭頭就朝屋裡面狂奔,嘴裡大喊道:「爹,娘,堂兄來了!」
不一會,李慕唐的二叔李休哥便走了出來,打量了李慕唐一眼,哈哈一笑。
「好小子,竟長得這般壯實,入秋的徵兵考核,你一定能過!」
李休哥也是契丹人,不過他和李莫哥不同,當初留在了契丹。
後來契丹被滅,他成為俘虜,原本是要被送去江南一座折衝府,充任府兵。
對這些生長在北方的契丹人來說,前往江南生活,會非常不適應。
尤其是他們的家眷,根本不會農耕和織布,就算給他們田地,也沒有生產能力,很可能餓死。
李休哥正感絕望時,李莫哥忽然來到營州,找到了他。
兄弟倆見面後,都感噓,李休哥十分後悔,當初沒有聽李莫哥的話,隨他去唐朝。
李莫哥花了不少錢,求了不少人情,總算打點成功,讓他分配到滄州折衝府。
在李莫哥幫助下,李休哥一家人得以在滄州安家,李休哥也成為大唐滄州折衝府的一名府兵。
府兵是輪值的,一年只需要成值四個月,其他時間可以忙農事。
李休哥如今已習慣了府兵生活,他妻子也學會種由。
除了最開始的不適應,他們很快發現,在大唐生存比在契丹更容易一些,不用擔心冬天被餓死,也不用擔心其他部落來劫掠,
李休哥對自家兄長充滿感激,所以十分熱情的招待侄子。
他老婆是個能幹的女人,不僅學會了大唐的農耕,祖傳的放牧也沒丟下,家裡養了八頭羊。
李休哥命妻子宰了一隻羊,款待大侄子。
到了正午,叔侄倆坐在屋子裡,一邊吃著羊肉,一邊喝著酒。
李休哥的兒子李榮也坐在門檻上,抱著一根大羊腿,啃得非常歡快。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