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後宮大封賞
一支長長的車隊由東而來,穿過春明門,緩緩進入長安城。
車隊旁邊有三千唐軍護送,馬車都是單轅輜重車,車轍印很深,每輛馬車都堆的高高的,上面用灰色的帷布蓋住,誰也看不清車內是什麼。
不過,長安城的百姓們,一個個都神通廣大,消息靈通。
已有人打探到消息,知道這支車隊運送何物。
「嘿嘿,來了,終於來了。」
春明門附近的一個茶棚內,一名胖墩墩的男子咧嘴笑道。
旁邊立刻有人問:「這位兄台,你知道那些車子裡裝的是什麼嗎?」
「當然知道了,嘿嘿,說出來,嚇你們一大跳。」胖郎君回答。
那人趕忙追問,胖郎君卻自顧喝著茶,有意賣起了關子。
一名戴著斗笠的江湖客道:「掌柜的,給這位兄台再加一壺茶,算我帳上。」
茶掌柜也覺得好奇,手腳麻溜的給胖加了一壺茶。
胖郎君見有人識趣,這才開口道:「都聽好了,那些馬車裡面,裝的可都是真金白銀!」
眾人都發出驚呼聲,這麼多馬車都裝金銀,那該有多少?
斗笠客問道:「莫非就是倭國賠償給我大唐的那筆金銀?」
胖郎君看了他一眼,笑道:「這位兄台說的不錯,正是倭人賠償給咱們的。」
眾人頓時都露出恍然之色。
如今的長安城內,誰都知道,倭國國內遍布金銀,已經有不少商人前往倭國開通商道。
有人叫道:「倭國竟送來這麼多金銀,如此來看,那些傳言不是假的了?」
胖郎君哼了一聲,道:「已經有不少商人去過倭國,若是假的,難道他們不會揭穿嗎?」
又有一名瘦子道:「雖說不是假的,但也沒那麼玄乎。」
眾人正琢磨著去倭國發財,見他似乎知道什麼內幕,都問他倭國情況。
瘦子「嘿嘿」直笑,也吊起胃口。
斗笠客道:「掌柜,給他也加一壺茶,算我帳上。」
瘦子見得了好處,這才笑道:「我姨父是做海貨生意的,當時傳言一出來,他就是第一批去倭國的人。」
眾人都問:「如何?」
瘦子道:「嗨,別提了,金銀倒確實有,但是都被倭國官府控制,普通倭人窮得很,連飯都吃不起。」
有人問:「那可以和倭國官府交易啊,他們金銀多,隨便用點東西跟他們交換,不就大賺一筆?」
瘦子斜了那人一眼,道:「想的挺美。不錯,用便宜茶葉,就能跟他們換很多金子。可倭國前陣子跟咱們打仗,萊州和營州都督府,都張貼告示,不得隨意進入倭國。」
「一些膽大的商人,要錢不要命,跑到倭國去,結果再沒有回來,聽說不僅貨被人家搶了,連人都讓人家給煮著吃了!」
眾人聽了後,都吸了口涼氣。
又有人道:「可現在不是打完仗了嗎?倭人被咱們打得那麼慘,還敢動咱們的商人不成?」
瘦子道:「不錯,倭國官府是不敢動咱們了,可倭國內部正在內戰,一些潰軍流落海上,變成海盜,專門搶劫商船。」
胖郎君忽然插嘴道:「沒你說的那麼嚴重,倭國本州確實危險,可隼州有咱們唐軍駐紮,卻還算安全。」
有人問:「隼州是哪裡?」
胖郎君道:「就是倭國割讓給咱們的那座大海島,從萊州去耽羅,再從耽羅去隼州,這條貿易路線,非常安全。」
「已經很多商人前往隼州,在最靠近倭國本州的筑紫縣,跟倭人交易。」
「不少倭國地方官員,拿著大筆金銀來到筑紫縣,跟咱們交換糧食、茶葉、絲綢。嘿嘿,只要來回跑一趟,賺的錢就能在長安城買一座二進大宅院啦!」
此話一出,那名斗笠客將十幾枚大錢在桌子上一拍,霍然起身,大步朝著東市方向去了,看來已經被說動了心,準備進一批貨,去倭國賺錢了。
……
長長的運送車隊抵達朱雀街後,折而向北,從皇城進入皇宮,穿承天門,很快停在了左藏庫外。
這筆錢是要匯入國庫的,
故而宰相閻立本、上官儀,戶部尚書盧承慶,戶部侍郎李義府幾人,陸續來到左藏庫,親自辦理接收事項。
盧承慶親自將這筆錢入了戶部的帳,留下他和李義府的簽名。
閻立本和上官儀仔細查驗後,也留下自己簽名。
剩下的具體入庫工作,則交由金吾衛和少府監負責。
這只是第一筆財物,後面還有幾筆在路上,要想全部入庫,至少需要一兩個月,不需要他們親自盯著了。
不過,幾人的事卻沒完。
朝中忽然多了這麼一大筆額外開支,怎麼用這筆錢,需要好好討論一下。
這筆錢跟稅收不同,
每年稅收和財政支出,都有明確規定,條條款款,都要依照規章制度,想多申請一筆錢,都需要層層申請,極為繁複。
這筆錢卻不同,類似於戰爭的額外收入,以前蘇定方滅西突厥、薛仁貴滅鐵勒時,都繳獲不少收入。
但他們繳獲的多是牛羊戰馬,直接就歸了太僕寺。
金銀財物也有,卻非常少,根本不夠各大部門瓜分的。
這次就不同了,數十萬兩黃金白銀,全都是規制之外的財政收入,不需走任何流程。
只要官員們在政事堂商議妥當,再申報皇帝,就能直接劃入自家部門。
故而,朝廷各大機構早就盯著這筆錢了,稱得上翹首以盼。
這筆錢接收入帳後,中書省立刻在政事堂召開會議,三省六部五監九卿的重要官員,全部參加。
按照慣例,五監之一的內侍監,一般都不會參加,因為王伏勝知道,皇帝不喜歡內侍參與朝政。
不過王伏勝自己雖不去,也會派人去旁聽,以免皇帝問起時,他答不上話。
武皇后同樣很關心此事,她想知道的是,這筆錢中有多少能夠送到內庫。
去年江南鬧旱災時,武媚娘下令宮中縮衣節食,將內庫中的錢,拿去戶部賑災。
去年下半年,宮中的十幾次節日,賞錢都比往年少了一大半,導致後宮中不少人怨聲載道。
宮中之人,長年鎖於宮牆之內,很多人生活沒有太多盼頭,就指望著這點賞錢。
還有人家中有父母兄弟姐妹,需要靠自己在宮中掙錢養家。
這突如其來的變動,導致他們生活被打亂,他們雖不敢明著觸犯皇后威嚴,但暗地裡做事情,都開始偷奸耍滑,甚至偷盜器物。
這半年來,宮中各大殿內的偷盜的案子,多了三倍不止。
武媚娘對這些人雖然絕不手軟,但她也很清楚,治理後宮,不可一味用強,否則遲早會出問題。
她自然希望官員們能給內庫多留一些錢,能拿去賞賜給眾人,安撫他們。
張多海派遣的是張荃。
張荃剛到中書省,便跟小樓碰到了。
兩人也沒有多交流,一起來到政事堂,他們是代表內侍監而來,文吏也沒有阻攔他們。
結果兩人剛進政事堂,便聽到裡面傳來激烈的爭吵聲。
一陣鼓聲響起,王伏勝抬頭一看,日過中天,已過了正午,小樓卻遲遲沒有回來。
四月春風,仿佛情人的擁抱,令人渾身懶洋洋的。
皇帝已經處理完今日政務,在臨湖殿舒服而寬闊的椅子上午休。
王伏勝則站在臨湖殿附近的風亭,遠遠眺望,心中奇怪小樓為何還未回來。
又等了小半個時辰,才見小樓急匆匆奔來,嘴裡還叼著一個餅。
看來他一直在中書省,連飯都顧不得吃。
小樓走近後,瞧見皇帝正在睡覺,便放輕腳步,躡手躡腳的來到風亭。
「師傅,我回來了。」他將嘴裡餅三兩口吃下,含糊不清的道。
王伏勝問:「怎麼去了那麼久?」
小樓笑了笑,道:「剛才可熱鬧了,您是沒見著,為了多爭點錢,有幾名相公差點打起來了。」
王伏勝忙問究竟,小樓便將情況詳詳細細都說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