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一連下了兩道聖旨。
第一道聖旨主要是宣布長興侯府最近發生那些事情的處理結果。
其中的主要內容大概是:
一、長興侯顧衡遠與塗惜私通,設計陷害安樂郡主,妄圖毀壞陛下賜婚,此為欺君罔上、不敬皇權之罪,特此奪去顧衡遠長興侯爵位以及其所有官職,貶為庶人,以作懲戒。
二、正三品兵部侍郎嫡女塗惜與顧衡遠私通,寡廉鮮恥,不敬皇權,其父教女無方,特此降職其父為正五品兵部郎中,以作懲戒。
三、安樂郡主秦雪蓄謀縱火,故意傷人,念其事出有因,且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因此酌情處理,特此令安樂郡主與顧衡遠和離,且安樂郡主入皇覺寺帶髮修行一年為國祈福,以作懲戒。
這第一道聖旨傳遞出來的信息量極大。
比如這第一條,眾人沒想到顧衡遠此番是真的惹怒了皇帝,皇帝居然奪去了顧衡遠長興侯的爵位,這是要對長興侯府趕盡殺絕嗎?
並且讓一個權勢滔天的侯爺突然淪為一個無權無勢的庶人,豈不是比殺了他還難受?
難道長興侯府就此敗在顧衡遠身上了?
再說這第二條,聖旨上公然評價塗惜「寡廉鮮恥」,這對於一個女子來說,基本上這一生都擺脫不了「淫婦」這個名頭了,而且塗惜還被那場大火毀了容,就算塗家想把她送去窮鄉僻壤遠嫁恐怕都嫁不出去。
況且現在其父因為她從正三品兵部侍郎被降職為正五品兵部郎中,這一下子降職了兩品,估計其父也不會讓這個「不孝女」好過了。
等待塗惜的大概就兩條路,一是塗家讓塗惜自盡維護僅有的名節,或者讓她出家為尼;二是乾脆厚著臉皮嫁給顧衡遠,但前提是顧衡遠還願意娶她……
至於這第三條,皇帝對於安樂郡主的處罰還算是比較寬容的,只是讓她和離,然後再帶髮修行一年,也許一年後她又可以再嫁。
實際上安樂郡主和顧衡遠和離這件事是安樂郡主自己主動提出來的,皇帝之所以答應她這個要求,也是看在她繼續待在長興侯府已經沒用了,不如讓她和離,一年後再讓她遠嫁和親也未嘗不可。
眾人還沒從第一道聖旨中緩過神來,緊接著又發布了第二道聖旨。
第二道聖旨主要是宣布由顧衡玉承襲長興侯這個爵位,成為新一任長興侯,然後皇帝命新任長興侯顧衡玉接到聖旨的第二日就領兵出征北疆,擊退匈奴,奪回被占領的城池。
這第二道聖旨的內容既讓人感覺在意料之外,又讓人感覺在情理之中。
顧衡遠的爵位由顧衡玉承襲,這樣也算是解了第一道聖旨的疑惑,果然,皇帝還是不會對長興侯府趕盡殺絕的,爵位和兵權都還在,不過就是換了個人來當這個長興侯而已。
如今北疆匈奴來犯,新任長興侯顧衡玉馬上就要領兵出征,皇帝暫時還是不會動長興侯府的。
長興侯府這一場精彩紛呈的戲碼終於有了結果,眾位看官也是心滿意足的看夠了熱鬧。
且不說其他當事人是什麼反應,反正顧衡玉本人是有些懵的,他沒想到大哥的爵位居然落到了自己頭上。
喬知茵對顧衡玉承襲爵位這件事倒不算意外,不過她對於顧衡玉馬上要領兵出征還是有些擔心的。
如今前方戰事吃緊,顧衡玉明日一早就要領兵出發,倚竹院中喬知茵正帶著小梅、小桃和李嬤嬤給顧衡玉收拾行李。
現在馬上就要入冬了,更何況北疆是極寒之地,喬知茵讓人給顧衡玉準備了足夠的禦寒之物。
晚上顧衡玉回來之後喬知茵也是拉著他的手念念叨叨,叮囑他去了北疆後的注意事項。
顧衡玉哭笑不得,他颳了下喬知茵挺翹的鼻尖說道:「行了,別念叨了,再念叨就成老婆婆了,我又不是沒有出征過,你還把我當小孩子嗎?」
喬知茵嘆了口氣:「我就是不放心你嘛……」
顧衡玉把喬知茵摟進懷中緊緊抱住,他輕輕地拍著她的背,柔聲安撫著她:「放心吧,我一定會平安回來的,倒是你,要在侯府好好的,我才不會擔心。」
喬知茵也笑了:「是啊,如今夫君是小侯爺了,肯定會戰無不勝的。」
顧衡玉知道喬知茵這聲「小侯爺」只是調侃,不是因為虛榮,雖然他因為顧衡遠的原因還不太適應這個稱呼,但也沒必要太介意。
於是他配合著說:「我的茵兒也是侯夫人了,可要有當家主母的樣子,好好幫襯母親,撐起這個家……」
這邊這對小夫妻倒是一片和樂融融的場景,而其他人就不像他們這樣愉快了。
老夫人那邊得知長興侯府沒有大礙,只是大兒子的爵位交給了小兒子,她對此結果也算比較滿意。
雖然她心疼大兒子,可這件事情說起來也是顧衡遠自作自受,如今老夫人更多的心思放在了明日就要出征的小兒子身上……<="<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