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敵叛國者是他,陷害忠良者是他,私自站隊者也是他!奈何他身為兩朝元老,座下門徒眾多,勢力遍天下,連先帝也奈何不得。」
「於是先帝便設計傳出山河錄寶藏的消息,同我父親合謀收集李清元罪證,可惜先帝突然崩逝,父親也含冤而死。」
蘇黛手中高高揚起一則聖旨,話被吹散風中,引起喧然眾議。
「這是先帝曾留下的聖旨,便埋於雲遊道人所說的藏寶地中,前兩日我親自挖出來的。」
蘇黛將聖旨展開,一字一頓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深感疲乏,恐時日無多,此詔留於後世,兩朝元老右相李清元,構陷忠良,通敵叛國,如今證據俱在,賜以死刑,滿門流放。」
此言一出,底下哄然雜亂,紛紛議論,連鎮國將軍都詫異了一瞬。
蘇黛合上聖旨,看著人群,心下突然平靜起來。
這些東西恰好被父親埋在邊疆,離這裡不過三十里。也許是覺得天高皇帝遠,李清元找不到這裡,她從前找到的時候,不明白為什麼先帝知道了真相不直接將李清元賜死,現在她好像明白了。
人心所向,帝王權術,非是以帝王之心便可做決定的。追根究底,先帝在等待一個機會,只不過沒想到機會還沒等到,他便突然駕崩了。
蘇黛緩緩道:「往些時候邊關將士問朝廷要糧,朝廷各種理由推脫,更甚者言被途中盜匪所劫,可前些日子,我阿兄沿途設立三十三道驛站,用來經營酒釀生意,路途暢通,無一盜匪阻攔,其中緣由可想而知。」
「邊關將士浴血奮戰,他們卻在華京穿金戴銀,享受榮華。」
「前兩日外敵來犯,我從他們身上找到李清元通敵罪證,是為叛國。」
「我蘇黛今日在這裡懇求大家,幫幫我,將我送去華京面聖,請大家承先帝遺詔,將李清元捉拿歸案!」
下首鴉雀無聲,似都沉浸在蘇黛方才這番驚天動地的話語裡。
鎮國將軍率先派人將聖旨拿過來,確認無疑後轉身道:「國營衛,鎩羽衛隨我進京清君側。其餘人駐守原地聽袁副將指揮,迎外敵!」
「是。」眾人齊齊一聲,響徹天際。
*
華京城,皇宮。
魏玉年長身玉立於聖顏前,半遮眼眸,看不清在想些什麼:「宋穆雖有欺君之嫌,但屢屢擊退外敵,應當以功抵過論。」
李清元緊接著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誰知將他放在邊疆是否有禍患?」
當朝天子看了一眼魏玉年,後者不為所動,問道:「李相此話過於嚴重,無憑無據如何認定他是禍患?」
李清元瞥眼看向魏玉年,四目相對,暗流涌動,答非所問:「魏尚書身為刑部尚書,可知罪證俱在,私通外敵應當如何論處?」
魏玉年道:「按大啟律法,自然是死刑。」
李清元得逞一笑,轉身面對聖上行了一禮:「多虧英王發現宋穆有私通外敵之嫌,此人定是在他父親當年在世時便暗中籌謀,只可惜當年未能一網打盡,讓他苟活這麼多年。」
聖上皺眉問道:「可有證據?」
「我便是證據。」
殿中珠簾被一隻手撥開,來人面上帶笑,語中滿是虛情假意:「兄長,好久不見,弟弟很是想你啊。」
天子目中閃過一絲異樣,卻絲毫不畏懼:「英王,你可知無詔回京是何罪?」
英王佯裝驚訝:「兄長不知道嗎,我早就回來了,哦,你應當是最後知道的。」
英王話落,門外傳出響動,竟是有人在殿外重重圍住……
魏玉年見狀,暗自隱身,消失於屏風後。
……
皇宮內外被重重包圍,聽不出一絲風聲,大街小巷罕見的人影冷清。
蘇黛好不容易抓住一個賣菜小販,問道:「今日城裡怎麼這麼冷清?」
小販驚恐看了看四周道:「姑娘,你還是快些回家吧,魏國公府世子夥同中郎將宋穆挾持了聖上要造反,幸好有英王和右相大人在,如今正在宮裡對峙呢。」
「刀劍無眼,仔細被傷,誰知還有沒有內應協助他們。」
小販搖著頭急匆匆離開了,左右苦的都是他們這些平頭百姓。
蘇黛看向喬裝打扮的江陰候,只見他沉穩打了個手勢,吩咐了幾句,便對蘇黛道:「皇宮已被重重包圍,我需要一個契機,裡面摸不清形式,當下最重要的是護住聖上。」
蘇黛點頭道:「我先進去看看。」
江陰候點頭。
蘇黛拿出山河錄,手指摩挲一陣,徑直去了皇宮外。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