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在古代流放地開滷味店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0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此次大汛與康順年間威力相當,以老夫之見,最要緊的就是開閘放水,先保杭京。」

官員捋了捋自己的山羊鬍,夾一筷子鹵羊肉細嚼慢咽。

薄羊肉片散發出原汁原味的鹵香,拌上黃瓜絲、蒜末、生抽、香油等配料,口感清爽。

「那幫紙上談兵的諫官,想要青史留名,只堅持修築河提。」對面中年男子憤而拍桌,「簡直愚不可及!」

他咽下一口熱酒,搖頭嘆氣。

年紀較大的官員眯著眼,看屋頂漏下來的日光灑在桌椅上,輕微的浮灰在金光中緩緩跌落,沉默不語。

大半生宦海沉浮,讓他有一種樂天知命的氣質。

康順年間春汛,在他的堅持下,開閘泄洪淹了清野州城大片農田,不少村落毀於一旦。

但杭京絲毫未受影響,南苑府繁華依舊。

獨他一人替聖上背了罵名。

「狗官一句話,俺們家破人亡,簡直喪盡天良啊!」

「京城人的命是命,俺們清野州就不是人嗎?」

村民被沖了屋瓦,淹垮了家,縱使吵得沸反盈天,也很快就為了生計逃難,四散流落到各個州府去了。

年紀較大的官員又夾起一筷子鹵羊肉,他吃得很慢,眼神中透露出一種享受和陶醉,仿佛世間再無煩惱。

「老師無需自責。」中年男子真誠說道,「當年若非清野州村民不顧大梁律令,私自順坡耕種、毀林開荒,被水沖走的土壤就不會淤積在下遊河道。」

春汛更不會危及到南苑府。

這是天災,亦是人禍!

「吾亦有過。」年紀較大的官員擺了擺手。

開閘放水前,已告知州縣長官將百姓轉移到安全地帶,但有的官員惰政懶政,有的百姓安土重遷。

洶湧而來的洪水便無情地將無辜之人吞噬。

但如今,多年過去,他依舊堅持這是最優解。

若按諫官們所說,事到臨頭才開始修築河堤,死的人只會更多。

年紀較大的官員閉上了眼。

大梁貪腐已經深入骨髓,撥給修河勞工和災民的口糧是可以私自截留的,工程費用是可以剋扣的,徭役指標是可以用來勒索錢財的。

層層盤剝下來,稻米最後盡剩些空穀殼。

諫官們有濟世救民的心,卻沒有實際理政的經驗,只會導致洪水一路肆虐到杭京。

到時候,大梁危矣!

隔壁做菜的桂枝兒耳聰目明,停下手中拌滷料的攪棍,微微嘆息。

她不免聯想到花魁柳千金的身世。

大時代的不幸,落到每個人頭上,可能就是一生命運的轉折。

「小娘子,這些麵條已經用熱油炸過了,現在還要做什麼?」豆芽菜少年打斷了桂枝兒的思緒。

經過油炸的麵條酥脆金黃,波浪形的紋路甚為奇特。

「做方便麵。」桂枝兒回過神來。

「什麼是方便麵?」兩個學徒異口同聲問道。

桂枝兒自信地笑了,方便麵可以是紅燒牛肉麵、老壇酸菜面、香菇燉雞面,也可以是海鮮拉麵、泡菜辛拉麵。

只要注入熱水,喚醒香料包與蔬菜包,便是隨時可以享受的便捷美味。

在生活節奏較慢的年代,保鮮技術匱乏,「預製菜」理念尚未普及。

但桂枝兒做方便麵,另有妙用。

「春闈光頭兩場帖經、策論考試,就要在貢院內一連待足三日。」桂枝兒解釋道,「號舍條件又差,也只得在吃食上用點心思了。」

此言非虛。

貢院的號舍狹窄逼仄,每間只有三、四尺寬度,密密麻麻緊湊地排列在一起,如同蜂巢一般。

考生在內勉強容身,木板既是書桌又是床鋪,泥灰遍地、塵埃漫天,甚至還會有些小爬蟲。

「尋常考生自帶乾糧,把饅頭烙餅掰碎伴著熱水下咽,要麼就是吃鹹菜臘肉。」

「我打聽了,每排號舍的巷尾,都有火爐可以自行生火做飯。」桂枝兒補充道,「但考試畢竟時間緊、任務重。」

因此,多數考生只能將就著填飽肚子。

兩位學徒聽得懵懵懂懂,但也大概明白了,小娘子是想做出一款能在短時間內用熱水泡熟的美味麵食。

高湯熬至濃白色,在滾沸的湯中撈出牛肉瀝乾烘烤。

桂枝兒素手翻飛,從調料罐中依次提取鹽、五香粉、辣椒粉等,混合均勻。

「熬豬油可以轉小火了。」桂枝兒時刻關注著庖廚動態。

她接手用鍋鏟持續翻動,防止豬油塊粘在鍋底,這是製作醬包必不可缺的靈魂。

眼看桂枝兒忙活起來,兩個小學徒很自覺地跑前跑後,為大堂和包廂上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