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假千金拒絕做妾,囤糧滿倉度荒年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7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跟大哥待在一處久了會有些尷尬。

……

此次來京城負責兩個鋪子的人是跟著宋家人一起到的。

玉君閣是木秋和宋勁生在負責。

醫館則由曹順和周大夫負責,底下二十多個學徒為輔,宋承良(雙胞胎弟弟)便在此次跟來的二十多個學徒中。

至於宋承志,因為在念書方面的天賦優於宋承良,且明年打算下場參加童試,如今還在鎮上書院念書,便沒跟著宋家人一起往京城來。

曹順今年十二歲,跟著宋允棠和醫館幾位大夫學了快三年醫術,雖還未正式讓他上手給病人診治,但在平日零零碎碎的表現中,這方面的天賦日益突出。

作為宋允棠唯一一個弟子,資歷又老,在醫館中還是有些話語權的。

京城中人對樂安縣主都有所耳聞。

再加上宋允棠平日在各府宴會上跟那些夫人小姐閒聊時,有意無意透露縣主要來京城開分鋪的意願,自租下兩個鋪子修繕開始,便陸續有人注意到了。

不少人隱隱期待這兩個鋪子的開張。

畢竟,誰都有生病的時候。

樂安縣主的醫館開在京城,還是開在南城這種「下九流」百姓聚集的南城,可見她的用心良苦。

她不是奔著高官皇族去的。

而是為減輕百姓疾苦來的。

因著醫館就在南城,賀氏更是來醫館中幫了不少忙。

宋允棠知曉他們夫妻二人從寺廟借了香積錢,眼下日子過的也拮据,便將醫館修葺一應物資以及日常吃穿採買的活交到了她手上。

賀氏乾的也認真。

每一件物品都是親力親為去挑選,對比品質和價格,為醫館找到性價比最高的物件。

開業那日,更是拉著陸景年和一雙兒女前來祝賀。

至於玉君閣,開業那日的火爆場面,在京城近幾年的產業中,都是空前絕後的。

宋允棠這些日子足不出戶,一邊在家準備進宮參加皇后壽宴的壽禮,一邊數著玉君閣送來的銀票和銀子,日子過的尤為充實。

……

四月初三,皇后壽宴。

寅初(早三點)。

天還未亮,外間便傳來錦書的聲音。

「夫人,該起床梳洗了,今日得早些進宮,辰時之前,還得先去向皇后娘娘和太后娘娘請安呢。」

徐青野離開之後,錦書都是陪著宋允棠在主屋外間睡的。

宋允棠睜開眼,翻了個身後,萬般不情願的從床上坐了起來。

突然覺得,要是徐青野在就好了。

家中有事,身旁有個人商量著來,便也不必如眼下這般小心翼翼,誠惶誠恐,生怕行差踏錯,害了家中親人。

距離他離開已經兩個月整,也不知何時能回。

「為我更衣吧。」

畢竟是皇后生辰,不能穿的太過寡淡,也不能穿的太過張揚,搶了主人公的風頭。

第518章 相府之家的姑娘,不過如此

宋允棠穿了一套早就挑好的青色衣裙,妝容精緻淡雅,清新脫俗,尤其襯她的氣質。

為免宴會上出現什麼意外需要更換,還另外帶了一套鵝黃色的衣裙。

穿戴梳洗上妝之後,已經是寅正。

草草的吃了早膳,未免出現上次相府那種情況,還用油紙包著帶了幾塊糖果在身上,坐上馬車出發往皇宮去了。

一開始,馬車得掛著車燈前行,一邊往皇宮的方向走,天也逐漸放亮,到中途的時候,便已經能熄了燈籠前行了,宋允棠不由在腦海中想像徐青野平日裡去上朝時的情景。

今日她走的路,是徐青野在京城時,每日都要走的路。

也就是如今天氣轉暖,若是天涼,徐青野進宮的時候,天都不一定大亮了。

宮門口已經停了不少輛馬車,有上朝的官員的,也有前來參加宮宴的各府夫人小姐的。

在大夏朝的權利中心,眾人虔誠又嚴肅,不再如平日裡參加府宴的時候那般輕鬆自如。

宋允棠在錦書的攙扶下下了馬車,領著她和夏寧往皇宮走去。

出示請帖之後,由宮女領著前往太后所住的永寧宮請安。

此刻,永寧宮主殿中已經挺熱鬧了。

太后娘娘端坐在主位上,身穿華麗的宮廷長袍,金色的織錦上繡著繁複的圖案,彰顯著皇家的榮耀與尊貴。

她手中握著一串檀木佛珠,珠子已經被盤的油光蹭亮。

雖已到知命之年(五十歲),面容上卻瞧不出歲月痕跡,狀態與鄉間三十多歲的婦人不相上下。

甚至氣色還要略勝一籌。

許是因為面前之人是後宮地位最高的人,永寧宮中氛圍有些嚴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