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年代好年華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2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現在的節目幾乎全是錄播,姜玉珠能在新聞節目上擔當主持人既有周家的關係在,自然也有她自身的能力在。

不像幾十年後大家都愛看各類娛樂性較強的綜藝節目,現在看電視的主流除了特定時間段的電視劇,就是這類新聞節目了。

姜珍珍看著電視上的姜玉珠,扭頭對姜馨玉說道:「我好幾年沒見過她了,電視上的人咋看咋陌生。」

不止二妹,還有小妹姜馨玉,這兩個妹妹變化都挺大的。

比起見不得別人好的外人,姜珍珍自然是希望兩個妹妹的日子越來越好。

可曾經她才是村里那個嫁的最好的人,如今姐妹三人倒顯得她是最不起眼的那一個了。

心裡多少有點失落,不過她也不氣餒,她的工作和前程也不差就是了。

姜馨玉道:「你倆以後好好打聽著,要是能買房,就花錢換套大房子。」

張華道:「等我們級別再高點,能申請置換一套兩室一廳,到時候就寬敞了。」

姜珍珍送姜馨玉出門時,姜馨玉拉著她的手道:「什麼時候有空了去媽那看看,小妹都兩歲了,媽說和你小時候挺像的,臉圓圓的。」

姜珍珍神色不自然的點點頭,「行了,你別操這心,我心裡都有數。」

這兩年多逢年過節她都有給她媽寄東西,沒去看她既是因為沒時間,又因為有點沒臉去。

事實已成定局,她媽組建新的家庭又生下一個閨女,這兩年也沒忘了她,回想過去,她心眼是小了點,也確實有點自私。

她都有了自己的生活,她也不該要求讓她媽一直圍著她轉。

回到首都,姜馨玉去了一趟派出所,把蘇青青的行蹤上報。

警察同志道:「謝謝配合,我們會拿著她的照片把人找回來接受調查。」

蘇青青這幾年混了不少地方,卷了那筆贓款後既沒去看自己親爸,也沒回去投奔親媽和哥哥一家,離開了首都後去了南方。

手上有錢,她確實過了一段不錯的日子,不過到底社會經驗不足,在外地漏了財,招惹到了麻煩,剩下的錢都被搶了,她落到了身無分文的地步。

後來認識了幾個專門在市場裡收保護費的社會青年,和其中一個談起了對象,過上了不用動手就豐衣足食的生活。

經常跟著對象出沒在市場裡,警察帶著照片和孫建偉去找蘇青青可比宋志昆去抓張玲耗的時間少多了。

蘇青青被抓時正在市場裡「挑」衣服,身側跟了一個吊兒郎當頸側有疤的黃毛,被她挑中的衣服,攤主都只能自認倒霉卻面帶笑意的送給她。

雖然損失了一件衣服,卻能免了黃毛帶著人來找他麻煩。

孫建偉看到她時眼睛都紅了,他死死抓住她,眼睛充血的說道:「蘇青青,你敢把錢都拿走跑了,你害的我好苦,你還是個人麼!」

穿著便衣的警察怕孫建偉做出什麼不可挽回的事,警告道:「你是來爭取立功表現的,不要衝動。」

孫建偉的理智回籠,拳頭捏的死緊。

蘇青青臉都嚇白了,試圖逃跑卻沒逃掉,只能被警察帶回了首都,為她曾經做過的事付出應有的代價。

時間一晃到了八七年,姜馨玉在二十八歲時工資漲到了每月一百五十八元,由於工作表現出色,上頭給了她一個獨當一面的機會。

坐在辦公桌前的付喬發取下架在鼻樑上的眼鏡,捏著鼻樑說道:「你回去好好想想,和家裡商量商量,這是個好機會,我不希望你錯過。」

付喬發對這個徒弟無疑是滿意的。

能吃苦、學語言很快、辦事非常有眼色,隨他一起接待外賓談判前總是會儘可能的查出更多有用的信息、準備工作做的很充足,也能另闢蹊徑給國家省錢的同時達到目的。

優點很多,缺點同樣也很明顯。

這徒弟是吃苦耐勞,但展現的生活品質卻明晃晃的高於普通民眾非常多,穿衣打扮上是一點都不低調,單位總會收到投訴她的信件,懷疑她踩了紅線。

<="contentadv">

結果呢,調查過後發現人家壓根不靠工資過活,她家家底豐厚,所有收入來源都很正規,並且她婆婆成立的食品公司每年都給「春禾基金會」捐款,還上了新聞日報被表揚。

社會風氣日漸開放,早就不是前些年了,手上拿著大哥大、開上了小轎車的老闆們雖然不是遍地都是,但萬元戶已經不新鮮了。

姜馨玉出了單位就去學校接姜晏。

小少年姜晏背著書包上了車,端正坐在后座說道:「媽,以後你別把車開到學校門口來。」

姜馨玉挑眉,「為什麼?」

姜晏一本正經說道:「班裡不是每個同學家里都有車,我不想惹人注意。」

以前他對家裡有多少錢沒有概念,現在雖然還是不知道家裡有多少家底,但他知道他家的生活算是不錯的。

姜馨玉點點頭:「行吧,以後我注意。」

相比孩子小小年紀就學會攀比,她家孩子知道低調,姜馨玉覺得這孩子人品還是很端正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