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嘉第一天上崗,在水池裡拿著油膩膩的盤子邊哭邊刷。
想起似乎賺了很多錢的陳奕,眼中的淚把她的視線都糊住了。
半晌後她罵罵咧咧道:「就你厲害!不就是錢,我也能賺!」
…
國內已經開學半個月了,王素梅一直在忙店裡的事,在第一批貨到後現在店鋪已經開門營業了。
姜馨玉在學校除了上課,還參與了學校對陳奕捐的那筆錢的安排。
陳奕出國前就和華清的校長談好了,他希望獎學金的相關事宜可以讓她參與。
他不想高調,可也不想姜馨玉穿幾件新衣服都有人在背後議論。他賺的錢來歷清楚明白,他要讓那些議論的人知道他為學校做了什麼,如果要議論,那請你們也做出相應的貢獻。
二十萬美金做為科研經費,十萬美金用於添置更新通用性設備,剩下的二十萬用於設立獎學金。
這筆錢的用處學校上報過相關部門,獎學金被批准設立。
八零年以前,華國一直實行「助困」性質的人民助學金制度,在今年,最先向上頭申請並被批准設立獎學金的是中科院,如今華清不光有了本校內學生捐助的科研經費,也有了獎學金。
經商討過後,學校準備在八一年春季開學時舉行首屆頒獎大會,並且每年評比頒發一次,評定範圍是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每年名額二十七個,獎金二百元。
華清誕生了第一個獎學金,還是校內學生所捐助的。
條條框框寫成明文,學校的公告欄里貼上了有關獎學金的公告,校刊上用了很大的篇幅讚揚陳奕。
輔導員在講台上讀完校刊,笑著說道:「陳奕出去不到一年就能回報學校,讓咱們學校也緊跟著中科院有了獎學金,雖然得獎名額有限,但大家都有機會,你們都該努力爭取一下。
還有啊,那筆錢雖然不少,但總有用完的時候,怎麼延續下去,大家好好思考思考,我們以後能為學校、國家做什麼貢獻?」
眾人交頭接耳,都覺得陳奕牛逼、覺悟夠高。
他捐出來的可是五十萬美金!這麼一大筆錢,怎麼就捨得捐了?
沈老師看向姜馨玉:「作為陳奕的家屬,姜同學有什麼要說的嗎?」
姜馨玉笑眯眯說道:「我為他驕傲,各位同學要努力,獎學金我肯定會和你們爭的。」
沈老師哈哈一笑:「作為家屬,姜同學的覺悟也挺高。」
姜馨玉心裡美滋滋,陳奕捐了這麼多錢出去,以後肯定沒有人盯著她穿的多「體面」。
第634章 分歧
華清最近春風得意,學校的學生有出息,還沒畢業就能回報學校一大筆資金用於發展,讓首都一眾高校都羨慕的緊。
最近陳奕的家屬姜馨玉同志也因此成了同學們口中被提及次數最多的人。
姜馨玉同學在從疆省回來後給陳正宇說了把布料生意暫時停下的事,又郵過去了三千一百塊錢,三千塊是之前進貨的本錢,一百塊是她讓他幫忙買布寄回來做衣裳的錢。
除了學校的獎學金,還有捐助給婦聯的十萬美金。
資金到帳後婦聯就成立了「春禾教育基金會」。
姜馨玉周天上午去參加了基金會成立後的第一場會議。
捐助是以夫妻二人的名義,婦聯和陳奕聯繫時,他表明姜馨玉可以代表她們夫妻二人全權參與、處理基金會的事。
會議挺正式的,主持會議的人並不是周齊奶奶,而是一個看起來四十歲出頭的主任帶頭開展的。
姜馨玉看著紙張上基金會的實施計劃,用筆勾出了她覺得有問題的地方。
基金會救助的農村女孩範圍在首都,救助金額會直接發給符和貧困條件上不起學的農村姑娘父母手中,金額里包括了學費和書本費。
「這是初步擬訂出來的救助計劃,你們覺得哪裡有問題,都可以提出來,咱們一起完善。」
姜馨玉可沒顧忌自己在基金會裡沒擔任任何職務,乾脆直接的發言:「我不贊同救助範圍定在首都。」
眾人齊刷刷看向她。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