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怨偶天成[娛樂圈]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3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陳光在兩年前斬獲華表獎影帝獎項,常出入在各大正劇里,今年四十五歲已經被評為一級演員。章雨琴雖然近幾年來沒什麼水花,但在十幾年前可是靠著部部精品製作紅遍全國,不知道多少人看著她的劇長大,堪稱家喻戶曉。只可惜結婚後就暫時息影照顧家庭去了,要不是她老公生意失敗,需要資金周轉,恐怕不會出來重操舊業。

他們兩人的到來,整個劇組都表示了熱烈歡迎。

要說老演員不愧是老演員,表演已經不是說經驗豐富了,而是遊刃有餘,不僅是揣摩電影人物的內心活動,更知道要給出什麼樣的情緒最合適,有技巧但不失真情,幾場下來收工非常迅速高效,顧晏津這樣龜毛的導演都挑不出什麼毛病。

蔣明自身打鐵不夠硬,也沒那麼多經驗,就用最老套的方式——蹭課,人家演員在那兒搭戲,他就擱一旁看,蹭完了或者沒蹭到就厚著臉皮找顧導或者編劇給他開小灶。

有時候編劇也沒想那麼深,顧晏津又在忙、顧不上他,他就一通電話打給薛建安。沒人比原作者更懂自己筆下的人物在想什麼了,正好薛建安最近在養身體、閒得很,兩人這電話粥就煲了起來。

一開始薛大編劇還興致勃勃的,很有為人師表身正為范的得意感,但久了也開始叫苦連天,偏偏他也沒別的事干,連推拒的理由都沒有。

不過補課的效果還挺好,蔣明本來就是那種靈氣多過技巧的演員,要不然顧晏津也不會定下他。像這類新人演員就還沒到論技巧的程度,所以有時候反而很自然靈動,沒有上班十年的機械死板感。

當時他和製片人磨演員的時候,陳萌也很無奈,問他為什麼放著更穩定的男演員不用,非要用這種風險大過於收益的愣頭青。要不是這個蔣明沒啥背景,他和邵庭陽感情又挺好,她真要懷疑點什麼了。

當然,這話她是不敢問出口的,那不就是純造謠了嗎?

顧晏津當然沒那種嗜好,對於演員的選拔他一向是對的大過於合適,什麼是合適,就是他演得挺好,但換個人來,或許又變成了另外一種詮釋,能夠被模糊替換的演員就不是角色本身。

什麼是對的,對的就是走進影院看到人物出現在熒幕的那一瞬間根本想不起演員的名字,出了影廳討論的全都是角色。而不是這個人物只有他能演這種可以人工賦魅的話術。

他要的就是這樣的確定性。

觀眾也需要。

小風是個發育不完全的孩子,他主人格的心理永遠停留在了過去。這是一切的前提,哪怕第四人格的傑夫認為自己今年已經四十二歲,是個在社會中成熟應對行走的,這個人格背後的本質都是一個少年,一個被重度傷害只能選擇保護自己的少年。

人很難幻想出自己認知之外的事物,小風分裂出的幾個人格也是如此,即便他們認為自己有獨立的名字、性格、物品和經歷,最後的最後也終究是一個整體,就像一個人在沒有讀過任何外星報導沒有看過一部外星電影時,很難脫離人類和動物形象想像外星人的模樣。

這是顧晏津一定要一個真正的青年的原因。

他的老成、他的狠厲、他的天真、他的多慮,背後都是這個少年在偽裝,偽裝成真正的父母手足親朋良友那樣保護自己。

小風必須帶有這一層純真的底色,而蔣明剛好符合。

雖然費了他一番功夫,但好在目的還是達到了,拍完H市的戲份後,顧晏津和全組坐飛機趕往C市,那裡背影山巒疊嶂,城市發展集中,是故事劇情的主要發展地。

拍攝到八月,已經進入今年度最熱的時段,哪怕什麼都不做只要往太陽下站十分鐘,馬上熱出一頭汗。

夏天現代戲比古裝劇好很多,起碼室內戲可以有空調出鏡,也不必穿層層疊疊的戲服把自己捂出大片痱子。

但夏天還有一個多月才能堪堪看到秋天的影子,這一個月也不能為了涼快總拍夜戲,就算所有工作人員都同意熬夜拍夜戲,資方也不願意,畢竟可沒那麼多夜戲要拍。

這部電影有顧晏津背書,雖然沒能盼到邵庭陽當主演和顧晏津三搭,但起碼有個熱度,現在公司和平台都在給壓力,希望能早點製作完畢趕個好日期上映,顧晏津拍戲又一向磨蹭,電影都能拍三個多月才收工,統籌只能頂著壓力避開最熱的時間段,照常排戲開工。

13日起,本來地勢就容易燥熱的C市遭遇全年最熱天氣,溫度直衝42度,跟悶在砂鍋里燉煮也沒什麼區別。

顧晏津給大家放了下午的高溫假,改成早上和晚上開工,避開最熱的時間段,這樣能好受許多。

邵庭陽那邊得空就飛過來了,為此還遭了他一頓罵。

「這麼熱的天還過來幹什麼?你的鏡頭不是早就拍完了。」

邵庭陽自然是來給他送溫暖的,不過現在有點太溫暖了,只能送涼快了。他一邊幫著助理分發給劇組工作人員的冰鎮西瓜汁,一邊討好地解釋:「我看C市連續一周都是高溫警報,不放心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