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怨偶天成[娛樂圈]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3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小點聲。」邵庭陽不輕不重地按了他一下,微微無語,「你剛剛那麼大聲喊我名字,把人都引過來了……現在後面有人在拍。」

顧晏津剛剛還在掙扎,一下就不動了。

話音落下,邵庭陽壓在他肩膀上的手掌感覺到了一點微顫,片刻後,顧晏津轉過臉、躲在他脖頸處。

他不想被別人拍到難看的、落魄的、生病的樣子。

邵庭陽一時氣,一時又無語,都這樣了,剛才還覺得自己好得不得了呢。

但看他這麼害怕、心裡又很心疼。

「讓你乖一點,總是不聽我的。」邵庭陽低聲說著,迅速把自己臉上的口罩解了下來扣在他臉上,用身體擋住視線、攬著他的肩快速往回走。

回去的路上顧晏津格外安靜,一直低著頭快速走路,任邵庭陽把他帶去哪個方向。中間他忍不住抬頭看了一眼,這片通往沙灘的密林其實有好幾條小路,條條列列上下落差,剛才他們已經快走到沙灘邊,地勢略低,再加上他背對著身後,完全沒發現那邊的灌木叢後已經聚集了幾個看熱鬧的年輕人。

大概是被他那幾聲「邵庭陽」吸引來的。

兩人出來沒帶什麼東西,只能就這樣沒有遮擋地走回去。等靠近了,其中有幾人臉上露出興奮的表情,指著他們問:「哎,好像是邵庭陽?」

大概連粉絲都不是,只是認識臉的路人而已。

以往私人行程時遇見粉絲,不管怎樣,邵庭陽還是會客客氣氣打個招呼,說明之後再走。但今天他也懶得再顧慮那麼多了,冷著一張臉帶著顧晏津快步把看熱鬧的路人甩在身後。

回了停車位,跟著的人就少了。

好在停車位是私家的,只有在餐廳或者酒店消費才能免費停車,此外還有門崗亭,出入掃碼繳費,他們的車窗又都是防偷窺的,這才省去了一大麻煩。

邵庭陽繫上安全帶,要給他系時,顧晏津一直低著頭,看得他氣消了不少,心又軟了下來。

他颳了刮顧晏津的側臉,心道:……小可憐。

要是聽話點多好,這輩子都能栽他身上爬不起來。

「我幫你約下周三的醫生。」

邵庭陽說著,又忍不住摸摸他柔軟的頭髮,看著他垂下的眼瞼,那一刻,他忽然福至心靈般地開口。

「不要抗拒我,我不會像他們那樣傷害你。」他說,「和身體本能、固有習慣做抗爭很難,但你要對我多一點信心,我永遠都站在你這邊,我媽我爸也是,不要總是想一個人扛。」

他話音落下許久,顧晏津才抬起眼。

邵庭陽親了親他的眼皮,繫上安全帶開車回家。

第59章

「目前來看, 很有可能會逐漸轉向雙相二型。」

診療室里,醫生拿著剛填完的信息單,如此說。

即便是做好了心理準備,但醫生話音落下的那一瞬間, 邵庭陽還是覺得像被一柄錘子猛然敲擊過似的、好半晌都難以回神。

更難以接受。

過了許久, 他才說:「不是焦慮或別的嗎?」

「也有, 其實你之前提到的恐慌症, 就是屬於焦慮的一種。焦慮症底下也有許多分支, 患者不僅有恐慌症、還患有社交焦慮障礙, 也就是社交恐懼症。害怕被給予負面評價,對社交環境和人物產生抗拒心理, 這是很典型的社交恐懼症的反應。像他描述的厭惡參加這種場合, 以及學生時代很少與同學老師來往, 並且大多數關係都難以維持,也不願意去結實新的朋友,說明他對自己的社交能力並不自信, 恐懼被拒絕、被傷害,甚至嚴重到產生部分身體反應, 比如緊張出汗、噁心想吐、心率加快難以呼吸這種症狀,都能確定這一點。」

「好像有一點……」邵庭陽從來沒想過這些, 「但很多人都有吧,會不會只是內向些?」

他還以為顧晏津是單純的宅來著。

「內向和恐懼是有區別的,內向或許是不喜歡不擅長社交, 但社交恐懼會產生焦慮等等心理情緒反應。」醫生推了推眼鏡,繼續道,「比如患者提到的工作壓力大時會心律不齊、頭暈等等情況,這也是一種焦慮症狀, 只不過病人把它歸結於工作壓力大,但當它頻頻發生時,就不再是正常現象。」

邵庭陽點了點頭,只是表情看著不太好,有些勉強,其實現在他就有些聽不下去了。

「那這個轉雙相二型是什麼意思呢?」他微微皺著眉詢問,「我是有聽說過雙相的一些表現,但不知道還分什麼一型二型,而且晏津他並沒有那種典型的狂躁的反應,會不會只是單純的抑鬱……」

他身處的圈子裡,大概是一個最廣泛的精神病集群社團,壓力大、難以面對外界龐大的負面評價,自然而然就誕生出了一大堆精神病,並且症狀也各種各樣奇形怪狀。雙相這個詞直到近幾年才逐漸被社會提起,邵庭陽自然也知道一些,但他到底不是專業的,也從來沒想去了解過,再往下就摸瞎了。

「其實雙相在以前有個更為熟知的名字,叫做躁鬱症,你們對雙相躁狂期的印象可能就是來源於這個,認為躁是主要的。但實際上雙相是躁狂和抑鬱兩種狀態切換反覆,又因情況不同分成了幾種亞型,一型就是你所說的明顯躁狂症狀,情節嚴重到甚至是影響了正常的生活和交流,在一型里抑鬱反而不是必須的,可能會有,但不會影響診斷。」

「二型就恰恰相反,二型起碼要有一次重性抑鬱發作和至少一次輕躁狂發作。目前來看,患者之前的症狀很有可能是重性抑鬱發作、無法行動然後產生焦慮,引發恐慌症。我更傾向於在這兩年的階段內患者就已經有BD的傾向了,不過程度較輕,停留在環形心境障礙的區間,所以不那麼明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