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怨偶天成[娛樂圈]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為了報仇,林楓苦練武功,一路追查仇家的下落,然而剛找到線索、他遭受到了埋伏,與他約定好相見的無極大師只剩下一顆頭顱,身體不翼而飛。所有證據都指向了林楓,各大門派聯合上山意圖剿滅他,林楓在雨夜中受重傷逃亡,然而意外地發現了一個四隻手指的神秘人。

節目組給他們的劇本就是圍繞著這段打鬥、林楓負傷逃亡窺見真相展開的劇情,編劇組已經提前幫他們寫好了台詞和分鏡,極大地減輕了導演的負擔。

雖說顧晏津是導演專業出身的,何安行也掌過鏡頭,但剩下的曾含和莊高飛都是演員,讓他們做這些也確實是強人所難。

看完劇本後,關於主角的選角,顧晏津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蔣明。

其實不光是他,其他人也是這樣想的,年輕、莽撞的公子哥在遭遇巨變後忍痛快速成長,如果只是少年那陶文樂也可以掙一個主角,但偏偏林楓在此之前也是個調皮油嘴、開朗灑脫的少年,陶文樂那種自我以上沒人平等、自我以下階級分明的自傲感完全不合適,沒有熱血少年成長史的感覺,反而是年紀性格都合適的蔣明更貼切。

這個角色簡直是貼到像是為蔣明量身定做的,要不是大家都知道蔣明沒什麼背景,再加上這次劇本也是自主選擇的,否則真要以為背後有什麼貓膩了。

陶文樂看了一眼劇本,也感覺這次和他沒什麼關係了,畢竟他上一部短片已經飾演了男主,不管是從團隊出發還是從節目效果來看,都最好換人來演比較好。

既然不是主角,那剩下的演什麼都無所謂。

顧晏津回到片場時,演員們已經換好了戲服,廣吉充當半個武打指導、指導大家等下對打時怎樣保護自己和對手演員,同時動作又不失真。

雖說在座的演員們多數都拍過古偶,但古偶的武指更多是追求美觀、大場面還是靠慢動作和後期特效來彌補,眾人接觸的所謂武指的指導也只是皮毛而已,不像他是日復一日訓練過的,不管是從指導還是從演員的角度都更有經驗。

顧晏津不禁慶幸自己足夠明智,第一輪時放棄了另外一個演技更好的學員,留下了廣吉。

廣吉被放逐到待定區,但是人還能過來幫他們幹活,關鍵是還不占主要演員的位置,給一份工錢但是能打兩份工,這多好啊。

每個導演最煩的就是製片拿著預算表過來耳提面命告誡他省著點開銷,這個這個不能批、那個那個買不了,NG多了也有微詞,要導演降本增效。

可是錢不給到位,怎麼好辦事呢?

為了不受沒錢的鳥氣,顧晏津很多時候都是自己拍自己投,但有的時候自己投也補不上那個數字,就只能精簡節約、一個子掰成兩半用。

像廣吉這樣不出名但又有某方面特長的演員,一個人打好幾份工,戲份不多不會破壞劇的質感,而且拿的錢還少,簡直是天選打工人啊。

他很欣慰。

開機之前,大家簡單走了下戲。

這場戲其他人還好,但蔣明是戲眼,顧晏津對他的要求是最高的,因為他有一個在橫在半空中舉著劍飛速旋轉、劈開雨滴和重重包圍在竹林暗影之中悄然逃脫的場景,中間還夾雜著一個從峭壁上順暢滑下來的危險動作。

顧晏津串組的時候,他已經跟著武指練了半小時了,有些鏡頭不是能一蹴而就的,他也知道大多還是靠後期加速來達成那種緊張刺激的畫面感,但如果不努力多多練習,轉得不夠流暢、那後期再努力也沒用,出來的效果還是會差一截。

這一場拍的是黃昏將晚的場景,但又是個下雨天,而且還是一段緊張刺激的追逐戲逃亡戲,燈光色調的布置就必須往冷了調,竹葉在鏡頭裡最好鋒利得仿佛能割去人的性命。

除去場景布置外,下的雨水也很重要,雨勢不能過大、把主角澆成落湯雞那也沒什麼美感了,但也不能太少太柔和、像著名的《雨中曲》里為了讓雨滴更明顯柔美,就加了牛奶,但拍這場時就不行,那樣渲染不出環境的泥濘、冷厲。

特寫的雨滴鏡頭是另外補拍的,布光也有講究,要讓雨水在鏡頭前一閃而過時像一枚枚落下的銀針,鋒銳、凌厲。

觀眾在熒幕中往往只能看到這兩個人打來打去或者愛得要死要活,實際上將她們帶進劇情的氛圍,離不開各個工位的協同和努力。

顧晏津一直覺得,影視的魅力恰恰就在於此。

這幾場戲拍得甚是艱難,其他人大多數都是一遍過或者兩三遍過,只有蔣明的動作又多又碎,沒什麼台詞就算了,各種懟臉鏡頭,要用微表情來表露人物內心深處的情感,對他這種非科班也沒太多表演經驗的新人來說還是挺難的。

而且因為是雨戲,每次重拍都得重新整理妝發、然後被機器澆一頭水,身上濕濕答答的不說,自來水悶久了也不是很好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