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怨偶天成[娛樂圈]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圈內的風氣是利益至上,演好一個角色?不重要。資方只看你能帶來多少回報,只要你夠紅,哪怕演技稀巴爛,也多得是資源找你。紅到某個階段後,身邊都是捧著你的人,是很難再聽到真實的聲音、也很難再去追尋真理的。

這很正常,也很普遍,所以保持平常心才格外難得。顧晏津也是看他們有些浮躁了,才特意『敲打敲打』。

這就是一個充滿競爭的環境,再沉靜的人也會受到環境影響。但他希望這影響是積極進取的,而不是沮喪和擺爛。

眼看著他們狀態好了不少,顧晏津終於開始正題,他找了根教鞭,重新播放樣片,一段鏡頭一暫停地給他們講課。

比如在拍攝這一個大全景時,為什麼畫面看上去那麼鮮活,即便是沒看過的人也能很輕易地腦補出劇情。那是因為取景框裡的每個人都在戲裡,每個人都沉浸在角色里,根據對方的表情動作和對話做出相應的反應。給的情緒足夠明確飽滿,觀眾被帶進去,不會想起誰誰誰哪個演員的表演有瑕疵,只會真情實感地生氣。

再者,演員的站位也有講究,除去鏡頭需求的走位之外,身體傾向和肢體動作也代表了一定的情感。比如劇情是男女方兩方陣營,那麼身體傾向很容易有區別,比如女方會站在更靠近女方的病床邊,而人物性格又會再帶來更細微的區別——

女方的閨蜜會更傾向於靠近躺在床上的女主,而粗心大條的哥哥不太會注意妹妹的情緒,反而是會想要先找那個混蛋妹夫算帳,給她出口惡氣。

在場的人幾乎都是女方的親密關係,但因為立場不同、性格不同,產生了這些細微的變化。

實際拍攝過程中,有些導演不一定會注意到這麼細緻的東西,他也無法幫每個人摳得那麼細,但是作為演員需要有這樣的意識。

這段不到十分鐘的劇情,他帶著學員手把手拉片子、拉了一個多小時,連不同機位的布局也都順便講解了,說到最後嗓子都幹得難受。

顧晏津不和他們講表演的技巧,那些不是他擅長的,但他會告訴他們導演是怎麼調度的,在導演不開竅的時候,演員就需要有判斷優劣的能力。

當發覺這個情緒、這個畫面給得不夠好的時候,可以和導演提出再來一條。

畢竟有些導演只是出來打工的,看你演成什麼樣他都給過,拍完只等錢進帳。但對於演員來說效應只有在播出後才能完全體現,這就是一場豪賭。

工作就是這樣,看誰更負責。

拉片子的過程十分枯燥,更別提他們還是一路舟車勞頓、到現場幾乎沒有休息就開始彩排和拍攝,身心疲勞是肯定的。但課越講到後面,黃好他們越精神,有的去找助理要紙筆記下重點,有的直接開了錄音,打算回去再做整理。

這些都是他們後續排練時需要注意到的問題。

顧導未必會像莊高飛、何安行那樣手把手在現場幫演員調整、帶他入戲,但他教的東西也絕對是實打實的乾貨,一點水分都不帶的。

剩下的就只能交給他們自己。

拉完片子,小隊終於能等到幾分鐘的休息時間,也能稍微活動下坐到僵硬發痛的肌肉了。

時間緊迫,接下來他們就得收拾東西坐大巴去拍攝地點,實際上其他組動作快的都已經走了,除了錄採訪的只剩他們還在這兒坐著。

顧晏津的個人物品早就收拾好了,他有專門的保姆車接送,不必和學員們坐在一起,什麼時候出發都行,時間也更隨便。

只是這一下午耗過來,鐵打的人也不免疲憊,想到晚上還不知道要排到幾點,他就去陽台後面的小庭院抽了根煙,醒醒神。

大約是前幾天台風過境的緣故,橫店意外地涼爽,晚上風吹過這片空蕩蕩的樓道,穿著短袖竟然還有些涼。

不僅是溫度降了,氣壓也低,在屋子裡待久了就悶得慌,尤其是現場人還多。還好室內拍攝期間空調不間斷,不然更加胸悶難受。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忽然聽見身後響起隱約的腳步聲,便轉過頭看了一眼。

B樓拍攝已經結束,燈光幾乎都關了,兩棟樓的連廊一半漆黑一半明亮。

顧晏津有輕微的近視,平時他不怎麼戴眼鏡,從屋子裡出來時也順手摘了,這會兒在夜晚下視線更模糊。

他看了兩眼,視線里還是一片烏黑,便打算轉回去,然而就在下一刻,一個人冷不丁地從黑暗中走了出來。

正正好好地,撞上了他的目光。

是邵庭陽。

看見他坐在台階上時,邵庭陽還有些意外。

怪不得這點風就把他的胳膊吹出雞皮疙瘩了,顧晏津心道,原來是預兆。

他收回視線,自顧自地把玩著手裡的煙,耳朵聽到那腳步在原地了一陣,然後慢慢地靠過來。

這邊沒有攝像頭。

「出來透氣麼?」他問。

顧晏津嗯了一聲。

他背對著邵庭陽,看不到對方的表情,但聽腳步聲就知道沒有走。

邵庭陽站了好一會兒,站到顧晏津都有些不自在了,才遲鈍地意識到他好像有話想說,就又把臉轉了過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