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穿成炮灰後,沉迷事業為國獻身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因為他們從前看到的崔逢春都是一副儒雅的模樣,從來沒有如此癲狂過。

御史們反應了半晌才重新開戰,表示胡人蠻夷,可以用德化嘛。

「我為何要與他們講德化?你們喜歡德化為何不去監牢里走一圈?他們就是一群殺人犯,有些即便現在不是,以後也會是。不要說無辜,這一年一年死去的邊境百姓、將士、官吏,他們不無辜嗎?那些冤魂在天上看著呢!他們在哭你們聽得見嗎?你們聽不見,你們高高在上地施捨仁義,賺足了聲名利益,刀沒有落在你們身上,怎麼會知道疼!」崔逢春面目猙獰。

招嵐從御座走下來,伸手撫在崔逢春的肩膀上:「崔相出征前朕就說過,萬事皆可自行決斷,京觀之名,朕與崔相共擔!」

「謝陛下!」崔逢春的臉色慢慢恢復。

招嵐也鬆了一口氣,她還是不夠了解崔逢春,就在剛剛,她差一點以為崔逢春要瘋了。

好在那只是一瞬。

招嵐也終於明白為什麼崔逢春和博陵崔氏的關係不好了。

因為他的父母很可能死在那場入侵中,而西受降城對士族而言根本不是好地方,沒有哪個正常人明知危險還要攜家帶口去赴任。唯一的解釋就是崔父受到了家族的排擠,害怕將妻兒留在家族範圍內會遭遇不測,只能賭一賭運氣。

可惜,運氣不好。

第84章 崔府

大朝會後,招嵐擔心崔逢春回家後繼續發瘋,換便裝去了崔府。

「拜見陛下。」8歲的崔二郎學著大人的樣子行禮。

去了一趟邊境,這孩子糙了,臉上的笑似乎也少了很多,招嵐一時有些不習慣。也不知道崔逢春教了什麼,孩子都不和她親近了,招嵐心裡有一點失落。

但畢竟是別人家的孩子,家長怎麼教,外人也不能干涉。

招嵐問了崔逢春的情況,崔二郎說:「阿耶很生氣,說那些人既然沒事做,就都去給大梁賺錢吧。」

因沒有讓崔府的人通報,崔逢春還不知道皇帝來了。

招嵐太陽穴一跳。

她知道崔逢春搞錢很有一手,也開始好奇他要怎麼做。

書房中,崔逢春一字一字地念,梁翁就一字一字地寫,主僕倆都很專注,聽到腳步聲才齊齊轉頭。見了禮,崔逢春立即讓招嵐去看他定下的計劃。

某某出使吐蕃、某某出使僚子部、某某出使陸真臘、某某出使大食……

招嵐:這麼快就擬出章程,看來沒瘋。

名單上的並非御史,而是和某些言辭激烈的御史有直接利益關係的其他官員,神奇的是每個人都「專業對口」。

比如出使陸真臘的就是司農寺的某個官員,理由是那邊有三季稻,可以引進到江南等地種植,再由招嵐培養的那批穀物培育員改良稻種,不僅達到年種三季,還要增產。

至於有人說大梁本就有良種,無須引蠻夷之種,崔逢春也想到了應對的辦法——扯大旗:陛下說了,任何糧種都可以改良,現有良種也是由普通種子改良而來,你不想去?是不是想阻礙大梁農業的發展?

招嵐第一次覺得崔逢春這麼流氓。

不得不說,此事崔逢春有泄私憤之嫌,但實際得利的卻是大梁。

招嵐:「准了!」

之後招嵐隱晦地問起尋「儲君」的事,崔逢春表示已經在尋了,然後兩人說起了蘇三娘帶領的娘子軍。

「她們做得很好,有一股不服輸的心氣吊著,假以時日還可以更好。」崔逢春說著,讓梁翁拿了了一則寫好了但沒有送上去的奏疏,「陛下看看這個,這是臣擬好的徵兵章程。當前有很多貧下戶會將女兒養到十五歲,或賣或嫁給家中兒子娶妻。陛下可以發一道詔令,讓官府去徵召這種家庭的女兒,年齡在10歲到15歲之間,給予一定的徵兵錢。起初響應的不會很多,因為年齡到了嫁人才是常態。不過陛下也不必擔心,總有例外。等蘇三娘帶著娘子軍立下功勳之後廣而告之,他們的心態就會慢慢轉變,雖不至於杜絕賣女買妻,但也算是給女子指了另一條路,走不走在於她們自己。」

「往後呢?」現在還能打打邊境,但總有那麼幾十年是四海昇平的,朝廷不可能一直養著閒人。招嵐更想知道崔逢春對於這些女兵有沒有其他安排。

「突厥拿下了,那邊的牛羊馬駝需要人打理,羊毛、羊皮、牛皮都可以作為生產資源,只要連通一條官府運輸線,戰時著甲、閒時放牧,朝廷不必擔憂她們的生活。」

「為什麼不讓她們種地?」招嵐故意問。

崔逢春輕輕笑了笑:「傳承了近千年的思維習慣是不容易改變的,民眾可以容忍地位至高的女人踩在他們頭頂,但不會允許從前還要仰視自己的女人過得比自己好。送娘子軍去放牧只是當下的權宜之計,待民眾思維放寬些,後繼者自有別的辦法。」

「那便依崔相所言。」

一直乖乖站著的崔二郎忽然望向招嵐:「陛下,我也想建童子軍!」

招嵐意外:「你建什麼童子軍?想幹什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