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一片孤城萬仞山,春風再度玉門關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82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常蕪察覺出身上重量變化,急忙推開人去。而後平復著,小幅喘著氣。「原來你爹爹,真是權勢滔天。」一轉身欲起,卻看常衡不知何時早已站在身後鐵青著臉,盯視自己......

*

南境草地之上,常苒作為國公爺第六房小妾身份,入了常氏陵寢。

十五年後,一位同國公爺歲數相當的男子,多年如是的守護南境土地,最終戰死沙場,被後世送入常氏陵寢。

國公爺便叫頂了失蹤了多年的常蕪身份。

那棺槨便也入葬常氏陵寢。且就在國公爺預備給自己準備安置棺槨位置邊上。當送葬人皆退出去大半。國公爺才把柳姨娘的棺槨,同長子一道挪到了新入葬棺槨的邊上。挨在了一塊。牌匾等一道銷毀。重又立了一塊上寫:常蕪夫婦。

長子再次上香道:「姑母,姑父。現下可以同往極樂了。」

「是呀。無論如何,卻是同葬安寢了。」國公爺常衡說。

五十幾年後,第二任國公爺下葬。

現任國公爺帶領著眾人安葬。

有些聽過以前故事的人,知道常蕪失蹤。可這裡明明葬著,不禁發問。「二叔當年走失,後終是找回。可惜並未相聚幾年。父親當年不舍兄弟情義,不願分開。這才同在這墓室。」第三任國公爺如此說。雖是覺得奇怪,可由於老一輩之人早已不在,無處可尋。翻查家譜,卻是相互對應。

家譜上書:常蕪夫婦合葬。而第二任國公爺也不知何時,家譜中把第六房小妾除名。

後世之事不得知前世之事,歷經之久往後便也不得而知......

當年常蕪將軍找回,可又離世之事,傳入京中。

陛下深知內情,便對外稱:「常蕪將軍是領皇命,隱了身份去了敵國探聽,多年背井離鄉。大功也。常氏滿門忠烈,三代國公駐守疆土。嘔心瀝血.......忠臣之後。常氏無論後輩犯如何之罪,均不得罪及先祖。定要讓忠臣於地下安寢!其後不得違背皇命......」

而歷代帝王卻是私設影閣,秘密行事。口耳相傳,只聽皇命。殘留的隻言片語中,常蕪卻是去往了敵國。這確實彼時在位的陛下不知的。

【常家二公子失蹤那數十栽來。第一任國公爺曾收到過一封家書。「為妨皇命恐餘生難返。家國大義,蕪兒不孝。」其後是常家軍那誓死標識。其後再無人知常蕪。便似人間蒸發一般,不知富窮,不知生死。

國公爺多年後才聽聞了南國一人盡皆知的奇談趣事。一土生土長的農民,通過數年苦讀科考入仕,入得朝堂。於農業、軍事方面多有建樹。在南國朝堂之上站隊了皇子,待皇子繼位後更是藉助之勢官位青雲之登,卻是數年來不主戰的。同兩國經商的商人交談,但凡看過那人的都說同常衡將軍眉眼像上兩分。

水土不同,人有相似。

多年來塵起沉浮,縱使這邊四傳常蕪早已打入敵國,南國也無人察覺,那登閣入相,往日出入御書房之人是一名誓死間諜。

所圖的不是傳遞消息,而是在悄然改變一國的發展。】

可沒有哪朝哪代是歷經不朽的.......漸漸的常氏的陵寢也不知被壓在地下的那片土地下,長眠中......

是蝶夢莊周還是莊周夢蝶?可不過何,都是大夢一場,何日春醒。

【作者有話說】

其實,故事到第一卷 ,已經昭示結局。

之所以番外有糖,是因為不想那般過於悲洌的結尾。一般番外都是想看結局的結局,但誰知結局之後還有沒有結局呢。

番外更多是刀。無論一世重生與否,就是徹頭徹尾的悲!

曾改過第一卷 番外,原本沒有寫的這般隱晦,但寫明後反而加劇了悲劇色彩。無論如何常苒和常小冉都是丟失了本我。或丟失性情、或成為替身。都不是原本的自己。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