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三個孩子都是七八歲,他們還能說幫著養活,但小的只有一歲。
他們能活到七十,能保證自己活到八十還能幹得動活嗎?他們是真的不敢肯定自己能給兩個小的養活大。
那會兒,被兒子救了的周同志就主動說可以收養兩個孩子,哪怕以後結婚了也會將孩子當親生的看待。
他們動心了。
周同志青年才俊有前途,以後肯定是留在部隊的,讓孩子跟著周同志,比跟著他們在村里受苦強得多。
孫子是烈士後代,在部隊裡都是他爸曾經的戰友,就算周同志對孩子不好,也有領導看顧。
但是跟他們回了家,她孫子就是寄人籬下了。
孩子媽也說她後面肯定會改嫁,不可能帶著三個孩子。如果他們兩個老骨頭堅持要養,肯定需要其他兒子的貼補。
哪怕部隊裡有撫恤金,也會給孩子一定的補貼,但時間一長,難保別的孩子沒有意見,覺得替三兒子養孩子花了他們的錢。
周同志主動說了可以收養,兩個孩子的爸爸又對他有救命之恩。
這麼一層關係壓著,比他們把孩子帶回去讓其他兒子幫著照顧強得多。
猶豫了幾天後,臨走的時候,在部隊領導的見證下,夫妻兩個還是決定將兩個小的託付給周同志,將大孫子帶回了家。
一晃三年多過去了,孩子媽早早改嫁了,他們夫妻兩個年紀上來幹活沒之前利索,養著三兒子家的老大都是自己幹活,加上別的孩子的孝敬才勉強剛夠。
要不是手裡一直捏著兒子的撫恤金還有孫子的補貼給他留著,他們真怕自己哪天一蹬腿,孩子就只能在幾個叔伯家輾轉受白眼兒了。
想到這兒,夫妻兩個慶幸自己做的決定的對的,將兩個小孫子托給了周同志,要不然真的養不起了。
老太太有點想她三兒子了,沉默著不說話,老頭兒拍拍她的手背,和熱情的嬸子繼續搭話。
「喏,就是這兒了。」嬸子指指周家大門,喊了一聲,「周嬸子,你家老三戰友家裡人來了,你快出來接一下。」
屋內傳來不甚清晰的罵罵咧咧聲:「哪門子……,怎麼這時候跑……」
嬸子覺得這一家子沒眼色是想法周婆子也有,她就不認識兒子幾個戰友,這人還能跑她家裡,莫不是來混吃混喝占便宜的?
門外的三人聽清了七七八八,知道人家不歡迎他們,有點尷尬。
他們也不想來的,但這次事出有因,攢夠路費了,當然想來見見兩個孫子。
沒事,等會兒解釋清楚就好了。
老太太記得周同志說過,他媽脾氣挺好的,也很喜歡孩子,他收養兩個孩子的時候他媽一點都沒反對。
老太太覺得周嫂子肯定不知道情況才這樣罵人,她家要是來一個八竿子打不著的人占便宜她也會罵。
好在他們不是白吃白喝,不僅給孩子帶了東西,來的時候為了方便還專門換了糧票。如果周嫂子家沒地方住或者不方便,他們也帶夠了去招待所的錢。
屋內傳來聽不太清安撫的聲音,周婆子的語調降了下去,很快,一個年輕姑娘出來,看著門外三個陌生人,問帶路的嬸子:「嬸兒,他們是?」
嬸子對著三人介紹:「這是周援軍的妹妹。」
周援媛皺皺眉,上下打量著三人。
衣服看著補丁不多,但也泛著白,估計是家裡最好的一身衣服了。那個中年男人手裡拿著行李,看著像是換洗的衣服,估計是想在他們這兒住一陣兒。
因為是夏天,從火車上倒車下來身上的味兒已經不能聞了,三人其實特意去了一趟澡堂好好梳洗了一番,但一路走來不免又出了汗,略微有些狼狽,新換的衣服也濕了一部分。
老年夫妻看著就是幹活太多操勞得很,腰背有些佝僂,頭髮上已經有了不少銀絲,中年男人跟這對兒夫妻細看有點像,但因為更年輕一點,看著強壯許多,這三人應該是一家子。
周援媛確定自己不認識這幾個人,也確定這三個人看起來都不太像是她三哥的戰友。
老太太主動介紹:「你好同志,我兒子是你家周援軍同志的戰友。」
嬸子在一旁附和:「對,她三兒是三哥的戰友,聽說也認識你媽。」
周援媛站在門邊把著門頁,撇嘴:「我三哥不在家,你們來什麼事?」
老太太有些為難,看了看嬸子,說:「這話不方便說,小姑娘,麻煩你帶我去見見你母親,見到我們,她就知道是什麼事了。」
嬸子注意到了老太太為難的目光,主動提出離開:「人帶到了我就先走了,你們聊你們的。」
嬸子一邊走一邊回頭。
也不知道這幾個外地人找周家什麼事,居然還不讓人聽。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