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對照組知青在年代文里吃瓜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可周王兩家婚事定的匆忙,他兒子老早被定走了。周母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席面師傅,又不想讓自家兒子一生僅有一次的婚禮委屈,便專門跑回娘家求了老師傅。

周母娘家跟他家有點親戚關係,平日裡又來往密切,架不住央求,周母給的酬金又確實多,他便破例來了這次。

周邊幾個大隊現在當家的中年人,幾乎全是吃老師傅做的席面長大的,他做菜的手藝十里八鄉都信得過。

見周家能請得動已經不打算做席面的老師傅出山,參加婚禮的眾人驚訝不已。

大家暗自思量著今天婚事的里里外外,再想想剛剛看到的那些食材,還有那輛嶄新嶄新的自行車。

這一場婚禮真可是看出來了,只養兩個孩子確實省錢,周家真是比他們富裕不少。

有些家裡有閨女的人家開始在心裡後悔沒在一開始就抓住周子安這個金龜婿,反倒是讓王娟這個外村的撿了便宜。

畢竟大隊裡大部分人家都不止一個兒子,婚禮是能簡則簡,一般能有二十桌就算是正常規格的婚禮了,也不可能出高價就為了一個做席面的師傅。

甚至有些揭不開鍋的家庭直接讓自家炒菜最好吃的媳婦做席面,就是為了能省下一點錢。

哪能像周家似的,恨不得什麼都給周子安安排上。

他們總不能為了一個兒子結婚就不管其他兒子了吧?

別的孩子是要有意見的。

但是想想周家就這一個男娃,他們倒是又可以理解幾分了。

就這一個嘛。

他們雖然窮了點,但不像周家這樣人丁稀薄。

能給家裡傳宗接代可是不少人心中引以為傲的事情。

想到這兒,來幫忙的婦女們感覺自己的腰杆子莫名直了些,就連對周家有錢的羨慕都變成了隱隱的自豪。

婦女們腦中划過無數念頭,臉上卻掛著樂呵的笑容,手底下不停地忙活著,切肉切菜的,很快準備好了大廚要用的肉菜和碗筷。

一片忙碌之下,去王家接親的一行人已經回了周家,在一眾人的簇擁下,兩位新人被送進了新房。

聞懷溪幾人作為娘家的親友照舊跟著王娟進了新房,直到外面的婚禮即將開始,一屋子的娘家人才被喊出去準備見證婚禮。

聞懷溪跟兩個姐姐,還有王家的幾個親戚,都是年輕姑娘坐了一桌,大人們則是在另外的桌子坐著。

新人簡單拜過父母天地,換王娟改口了。

兩人在開席後敬過長輩們的酒,認完男方的親屬,這場婚禮就差不多算是結束了。

四十桌的婚宴分了兩輪,聞懷溪她們這些娘家人是第一輪,他們吃過飯就回了姜柳大隊,那會兒第二輪的酒席都還沒開始。

去的時候熱熱鬧鬧的,回來的時候人雖然不少,可因為少了一個人,卻讓的眾人的心頭平添了幾分悵惘。

等三朝回過門,王娟就只有逢年過節的才會回一趟娘家了。

小夫妻兩人前兩天已經領過了證,都不用多回家一趟取介紹信。

老王頭獨自一人沉默地悶頭走在前面,到了兩村交界的地方,他突然頓住了腳步,回頭往周莊大隊的方向看了一眼,說:「這下徹底是人家周家的人了啊。」

王嬸子順著他的目光盯著周家的方向,心中的惆悵一點不比他少。

孩子當初沒對象跟在劉志斌身後的時候,她巴不得早點找個好對象給閨女嫁出去,誰知道這緣分來的這樣快,婚事也緊隨而來。

現在真的把閨女嫁出去了,王嬸子心裡反倒空落落的。

早上還好,到這會兒回家身邊兒明顯少了那麼一個人,她有些不是滋味,心頭酸酸澀澀的。

就像老伴兒說的,她閨女真徹底是人家周家的人了啊。

聞懷溪跟外婆表姐從周家回來後,姜家人差不多有三分之一已經回來了。

——去婚禮女方家幫忙的都在家了,去男方家幫忙的這會兒應該正在幫著收拾碗筷,一時半會兒可能還回不來。

聞懷溪她們三個人作為娘家親戚跟著王家人去男方家吃了酒,倒是省了一頓晌午飯,其餘人卻是沒有吃的。

這其中包括早上留家裡照顧小妞妞的姜懷天。

他只顧著給妞妞蒸了雞蛋餵了她,自己還沒來得及吃午飯。

好在大妗子李梅香帶著兒媳婦李靜是去趙惠家幫的忙,趙家女婿來的早點,趙惠出門子的時間不算晚,兩人便回來的早些,到家就做了午飯。

那會兒姜懷天剛餵完妞妞哄睡了孩子。

李梅香負責做飯,李靜幫忙,家裡又陸續有人回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