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輔攻略手札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1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謝沅眼裡帶著毫不掩飾的野心,「你真不懂嗎?陳恕,我想要那個位置,還望你能幫我。」

陳恕一時沉默。他與謝沅,完全算不上相熟,謝沅竟然敢直接對她說出這樣大逆不道的話。

也許是猜到了陳恕心中所想,謝沅輕聲笑了,帶著不屑地道:「陳大人不必困惑,那位德不配位,我為何不能取而代之?」。

其實陳恕也並非完全沒有察覺謝沅的野心,不說他,就連明熙帝恐怕也知道,所以皇帝寵愛謝沅,卻從不會讓謝沅接觸朝政。

他也的確比太子更有能力,但可惜的是身份不對。

太子縱然平庸,那也是皇帝的獨子,又是中宮嫡出,誰能撼動他的地位。

謝沅眼中的不甘,沒有讓他的面目顯得猙獰,反而多了幾分意氣風發,陳恕心中感慨,他何嘗不覺得可惜,若太子有幾分小郡王的上進,也不至於讓明熙帝擔憂。

不過陳恕並不打算與謝沅合作。

文武百官中,難道謝沅就找不到同盟了?他只是想為岳父申冤,並不想造反。

謝沅從他的沉默中得到了答案,卻並不失落,陳恕本就是風骨清正的人,要是點頭答應了,反倒是稀奇。

他滿眼欣賞地道:「陳大人一定好奇,我為何偏偏找上了你?不急,等我送上一份大禮,你就知道我的誠意了。」

他整整衣袖,漫步離開。

陳恕望著他的背影,眉頭漸漸皺起。

本來就混雜的局勢,驀地又加入一個小郡王,更加讓人捉摸不透。

他沒有在宮中停留太久,回到家,用過晚飯後,許世清悄悄登門。

見了姜貞,便十分恭敬地行了一禮。

他沒有見過姜貞的父親姜大人,但小時候聽自己的父親說過,當時知府大人說建那太子廟是積萬世功德,他們這些人也能受到真神庇護,但姜大人卻勸他們早日下山,這廟宇地基不穩,遲早要坍塌。

「我爹聽說過姜大人是治水能人,對他的話堅信不疑,但胡善泓態度強硬,他沒有辦法抵抗,也正是因為姜大人的話,他才留了一手。」

許世清低聲解釋,若非當年姜大人的提醒,他爹也不會多出一個心眼,借著端午下山探親的時候,將冊子偷偷帶出來,讓養父母譽抄了一本。

「這裡面記錄著當年參與修建太子廟的五十三名匠人的名字、籍貫和年齡,還有他們每日所做事,每月的月銀。瑾之,我知你最為謹慎,此物便交予你們。」許世清從懷中取出一本冊子。

這冊子養父母當初並不想讓許世清知道,但他當時已經記事了,父親的死有蹊蹺,他一直都記在心裡。

姜貞接過來翻閱了幾頁,便明白了為何陳恕說這冊子不能直接呈達御前。蓋因這裡面記錄的樁樁件件都太過詳細,修建那恢宏的太子廟,工匠們只領著微薄的月銀,卻幹著要命的活計,這冊子一傳出去,不止太子,就連皇帝的臉面都無處安放。

陳恕給許世清倒了盞茶,輕聲問道:「許兄,我記得你能仿出他人筆跡?」

許世清點頭,「不錯,幼時不忍養父母為我的束脩勞累,常幫人代筆。」

陳恕道:「你可知前朝的劉英案?」

聞言,許世清和姜貞都抬起了頭。

這劉英案可謂是家喻戶曉,劉英是前朝工部營繕司郎中,奉命修建皇帝陵寢,兩年中先後從戶部支取了五百萬兩白銀,直到某日皇帝心血來潮去皇陵走了一圈,才發現陵寢只建了個雛形,那五百兩白銀竟大半都被劉英中飽私囊。

皇帝大怒,劉英成了前朝唯一一個被誅九族的官員,甚至當時的戶部尚書、郎中,工部尚書等官員,都因為尸位素餐或者與劉英狼狽為奸而判了罪,前前後後死了不下百人。

陳恕細長鳳眸在燭火下格外幽深,「胡善泓怎不能是劉英呢?」

胡善泓既然將這五十三人寫進修建運河的名錄中,那乾脆就以此為契機,狠狠將王啟恆扒一層皮。

許世清道:「這主意聽起來似乎可行,只是就憑這能將王啟恆徹底扳倒嗎?」

陳恕搖了搖頭,「我們只需點燃這一把火,放心,等事發之後,自會有人往裡添柴。」

不論是顏之介還是夏文宣,都等著他和王啟恆斗的你死我活,他們好坐享漁翁之利。但陳恕不打算以死證道,不論是岳父,還是許世清的父親,都不希望後人捲入這場風波中,陳恕更不願見到貞貞和許世清出事,要斗,那麼誰也別想袖手旁觀。<="<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