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知道哪些是有毒的蘑菇,哪些是可以吃的蘑菇啦!我今天還摘了好多蘑菇。」
「那裡的迷宮好大呀,我差點就找不到爸爸媽媽了。」
「爸爸媽媽,那裡的爺爺奶奶好多,他們說經常去那裡散步,腿腳都不痛了。奶奶不是生病了嗎?我們帶奶奶去那裡吧!」
「那裡的動物好多,都好可愛,真千金還讓我摸了呢!」
有些家長關注的重點歪了:「那你摘的蘑菇呢?要錢的嗎?」
「不要錢,老師說要跟好同學分享,所以我都分啦。」
「你自己不留一點?」
「我不喜歡吃蘑菇。」
家長:「……」
感覺錯億了。
現在雞籠嶺的蘑菇都被炒到五十元一斤了,關鍵是有市無價,蘑菇林每天長出來的菌菇就這麼點,而且每個人都只能購買一兩斤——哪怕蘑菇林開放給遊客們進去採摘,但他們不管在裡面折騰多少個小時,總的採摘量也不會超過兩斤。因此有人認為是雞籠嶺每天凌晨就安排人把蘑菇採摘了,剩下一部分是給遊客來體驗撿菌子樂趣的。
不明所以的人感到費解:就算蘑菇再好吃,也不用這麼瘋狂吧?為什麼搶購蘑菇會跟金價暴跌時搶購黃金一樣瘋狂?
知道內情的人就會給他們答疑解惑:「我一個叔叔有高血壓,自從隔三差五就吃一頓雞籠嶺的蘑菇後,血壓就慢慢地降下來了。」
「還有我家小孩,從出生起身體就差,抵抗力差,後來我變著法給他弄雞籠嶺的蘑菇來吃,現在不僅很少生病了,個子也猛躥,才12歲身高就有一米六了。」
「那老人多是怎麼回事呢?旅遊景區成醫院了,還可以包治百病?」
「你沒關注新聞不知道吧?咱們市的童惠兒知道吧,身家過億的女富豪,她在雞籠嶺旁邊拿了地要開發療養中心呢!她不僅自己要開療養中心,還經常跟她媽去森林公園散心,都上了好幾次熱搜。」
童惠兒拿地投資建設療養中心這事原本不會有什麼人關心,可跟她合作的房地產商不想這麼低調——太低調,來療養中心的人少,他們還怎麼賺錢?
於是各種新聞鋪天蓋地。
童惠兒花五千萬拍下了雞籠嶺旁邊的七十畝地,準備將這裡打造成集醫療、度假、養生於一體的高端療養中心,還規劃了酒店、會議廳、體育館、體檢康復中心等配套設施。
以兩個老人住一間房的規格,療養中心預計可以提供五百多個床位。
還別說,這麼營銷推廣下來,童惠兒他們又成功地拉到了不少投資。
這個項目自然不是童惠兒在給投資商畫大餅,雞籠嶺森林公園的旅遊熱度是實打實的。它甚至還帶動了坑仔鎮及羅市的旅遊經濟發展,文旅部門總結上半年的旅遊數據時,最漂亮的幾組數據都是雞籠嶺森林公園開業後才有的。
森林公園的影響力還在擴大,現在坑仔鎮好幾個村委會都在大動員,鼓勵有條件的村民辦民宿。
當然,民宿也不是誰都能開的,至少得證件齊全、衛生環境能過關。
眼瞧著縣鎮的熱度上來,不用跑到珠三角地區也能掙錢了,越來越多外出謀生的年輕人都在家人的催促下回來幫忙,縣裡的就業率也一下子拔高不少。
村委幹部們天天往縣鎮跑,縣鎮的領導也天天往市里跑,都是去開會的,這半年開的會抵得上過去三年。
林友燕所在的北望頂村的村幹部原本就地中海的腦袋更禿了,但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晚間新聞播報這件事時,記者採訪了一個剛把開辦民宿手續都辦齊全的村民,問他感想。
村民的感想很多,但說到底也都歸納為一句話:「現在生活有盼頭了。」
以前除了刨地就只能打點零工,沒有五險一金,一個月只能休息三四天,累死累活才掙四千多元。在村里家家戶戶都建了小洋房時,他因為沒有錢,家裡的房子還是老房子。
幾個月前,村子裡陸續出現了遊客的身影,很多村民因為給遊客提供住宿而賺了不少外快。
村里發現這一情況後,就向上面提議允許村民辦民宿的審批。
在上面下達可以申請辦民宿的通知後,這位村民的孩子就讓他去申請改建老房子。得到批准,一家子東拼西湊拿出幾十萬建了個帶院子的三層民宿,又貸款幾十萬把裝修搞下來。
雖然還沒開始掙錢就先負債,但別人給他算過這筆帳,在政府給了各種免稅優惠的前提下,如果雞籠嶺現在的旅遊熱度能保持下去,最多三年,他就能把債務給還清了。
他按照孩子的設計,在院子裡弄了鞦韆椅、假山水池、花圃。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