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五十多歲的人了,在雞籠嶺天天彎腰幹活,腰腿也不怎麼酸痛,每天精氣十足,原本頭髮斑白的她還長出了不少烏髮。親戚間聚會時,大家都說她看起來年輕了很多,紛紛問她要保養秘訣。
她也是這時候才驚覺自己竟然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如此大的變化。
這種變化是細微的,潤物細無聲的,只有很久沒見過她的人才能一眼看出她的變化,要不是別人的提醒,她自己本人和整天跟她生活在一起的鄭信冉都沒有發覺。
……
雞籠嶺不搞商品預售的那一套,哪怕採取實名制限購,也會有人用全家甚至親戚的身份證來囤。若人人都囤個十幾份,網速不好或消息滯後的遊客能買到的巴戟天就會少,所以還不如現場銷售,讓每個來雞籠嶺遊玩的遊客都有機會購買。
到時候用塑料罐分裝,每罐100克。
路引一共種了三畝,預計能產出一千來公斤乾巴戟天,即一萬罐左右。
每人依舊限購兩罐,每罐售價72元,即360元一斤,價格與金銀花持平。
森林公園的員工賣金銀花時已經賣出了經驗,這次路引就沒操心。
沈星過來匯報了一下「騎行線」的施工進度,並提議增加一條登山的路徑。
現在能登上平雲山山頂的只有一條從森林廣場東邊上去的登山梯,雖然路引已經讓人修繕,增加了一些防護欄,但是隨著森林公園的遊客越來越多,登山的人也突增。
以前人少,一米五寬的登山梯一邊上去,一邊下來是綽綽有餘的,現在人多的時候,想要錯身都難。
要不是平雲山頂的風光迷了遊客的眼睛,這登山體驗肯定要大打折扣。
路引沒有經常爬山,所以她並沒有發現這一問題。
聽沈星這麼一匯報,路引才意識到的確要增加一條登山梯了。
增加登山梯的規劃本來就在雞籠嶺森林公園的五年規劃里,只是森林公園開發的進度跟不上遊客增長的速度,才導致這個問題的出現。
好在騎行線的鋪設已經到了尾聲,等它竣工,遊客想要登山不僅可以走登山梯,還能走騎行線——這條路的稱呼雖然是騎行線,但並不是只能騎行,那些覺得樓梯太傷膝蓋的遊客也有多一個選擇。
至於新的登山梯,從東邊的山腳開始修,從東門入園的遊客就不再需要跑到森林廣場才能開始登山了。
隨後再增加原登山梯的長度,一直修到霧甘頂,給喜歡挑戰登山難度的遊客一點小小的震撼。
……
不用等到登山梯修好,現在的霧甘頂就足夠讓遊客震撼的了。
因規劃「騎行線」時,將霧甘頂也考慮了進去,所以騎行線的路基基本平整出來後,就有遊客蹭施工隊朋友的工程車進入了霧甘頂。
騎行線的路不會到達最高處,基本只修到半山腰,因此剩下的路段還是得爬梯。
目前還沒有登山梯,但霧甘頂的南面不算陡峭,徒步都能走上去。
這名叫廖寅的登山客其實剛下車,就已經被四周的景色給吸引了目光。
雞籠嶺屬南嶺山脈的支系,因此站在高處可以看到連綿不絕的山嶺。
和植被茂密的*平雲山不同,霧甘頂從山腰開始,植被就逐漸稀少——並不是完全沒有綠植,而是高大的樹木植株比較少,灌木、野花和牧草還是頗為茂盛的。
沒有植株阻擋視線,廖寅的視野一下子遼闊起來,也感覺離籠罩在霧甘頂的雲霧更近了一些。
他以為越高的地方風會越大,但是出乎意料的,這裡的風不大,卻不會給人一種悶熱的感覺,如同在山腳下所能感受到的氣息一樣。只是還沒有多少人踏足的這裡,給了他獨享這一份風景的快感。
他沒有在原地停留太久,而是拿出了自己的登山杖開始徒步爬山,有時候在某個角度發現了新的風景,他就會駐足拍照。
一個半小時後,他終於來到了霧甘頂的山頂。
他看到了地勢較為陡峭堪稱懸崖的北面長著一棵無數次出現在遊客們口中的華南五針松。
據很多沒來過雞籠嶺的遊客說,自從他們看了雞籠嶺的直播,頭天晚上就會做夢夢到一處可以俯瞰整個雞籠嶺的地方,那兒像是一個懸崖,長著一棵華南五針松。
由於有這樣說法的人太多,雖然被認為這是迷信和跟風,但還是引起了很多路人的關注。
最後大家在雞籠嶺官方帳號一開始的宣傳視頻里找到了這個地方,於是那些人的夢都有了解釋——一定是你們看過宣傳片,但是忘了,只是睡覺的時候剛好做夢激活了這個記憶,才會夢到這裡。
廖寅當然也是相信科學的,況且他來這裡就不是為了這些遊客所說的夢。
他放下登山包,拿出自己的無人航拍機,調試之後就開始拍攝。
儘管已經有不少人航拍過雞籠嶺了,但和他一樣站在最高處進行拍攝的又有幾人呢?
他剛調試好無人機,就發現不知道什麼時候雲霧更濃了,他就想驟然掉進了一個雲池中,下半身浸在雲霧中,都朦朧模糊了許多。
他撓撓頭,這樣可不好拍攝啊,拍到的肯定全是雲霧,雞籠嶺的影子都看不到了。
這時,他在半山腰感覺不明顯的風勢忽然大了起來,吹得他的耳朵全是風灌進來的聲音。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