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繼承的森林有山靈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5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老李頭問陳杰:「小傑,你想來這裡工作嗎?」

陳杰點頭,聲音超大的:「想!這裡有水鹿,有猴子,有竹鼠,還有黃腹鼬和松鼠,我超喜歡這裡的!」

雖說他是來工作不是來玩的,但如果在這裡待著能改善他的情況,讓他變得更像「正常人」,那這一切就是最好的安排。

老李頭忽然提出:「讓小傑跟我住吧,你們夫妻倆每天早上四五點就得起床去市區的市場了,小慈返校後,家裡就剩小傑一個人,萬一哪天上班遲到,被開除就不好了。」

跟他一起生活的話,爺孫倆有個伴,每天早晚上他還能蹬三輪車接送陳杰上下班。

……

路引肯把陳杰招進來當然不是出於同情心——她是經營景區的,不是搞慈善的,不會出於同情心就每個月多花幾千塊來養一個閒人。——更多是考慮到國家有扶殘助殘的相關稅費優惠政策。

雖說她不會為了這個稅費優惠政策就刻意去招聘殘障人士,但陳杰都送上門了,她又缺人手,沒道理將人拒之門外。

況且陳杰四肢健全,之前在蘑菇林撿菌子也沒叫苦叫累,還具有一定的交流溝通能力。倘若他的情況再嚴重一些,連生活都無法自理,她是肯定不會招對方的。

五天的小長假眨眼就過去了,路引提前一天張貼臨時閉園三天的告示,不少附近的居民都有些憂心是不是她的資金不足以支撐雞籠嶺森林公園繼續開下去了,甚至有傳言說她要跑路了。

鄭信冉向他母親林友燕打聽,後者說:「別瞎聽外邊那些人胡謅,我在裡頭上班,我怎麼不知道公園倒閉了?」

「那就好,我這小生意才剛起步,要是森林公園真倒閉了,那一切又回到原地了。」

他做的飯菜還真的算不上特別好吃,因此也只能靠噱頭吸引遊客了,不過,生意雖然算不上紅火,每天卻能掙個五六百。

最近林友燕發現蘑菇林的蘑菇非常美味,每天都會利用職務之便買個三五斤給鄭信冉,結果母子倆發現廚藝不夠,食材可湊,蘑菇的存在彌補了鄭信冉廚藝的瑕疵,生意最好的時候一天能賣出七十多份快餐。

林友燕說:「公園對外閉園,但我們還是要照常上班的,我們不上班,植物園裡的那些藥材就沒人照料了。」

鄭信冉眼睛滴溜地轉,說:「媽,你能去蘑菇林撿些菌子回來嗎?」

林友燕睨了他一眼,說:「你別動什麼歪腦筋,以為園長不在,我們就能造反了?園區內到處都是監控,要是被抓包,丟了這份好工作,那得不償失。」

鄭信冉撇撇嘴:「三千來塊的工資算什麼好工作。」

他現在收入輕鬆過萬,與其讓他一個人累死累活,還不如回來幫他,省了另外僱人的錢。

「才掙那兩個錢,尾巴就翹上天,德行!」林友燕罵道。

鄭信冉訕訕地轉移話題:「媽,到底為什麼閉園呀?」

「我哪知道,園長本來就挺忙的,你沒看鎮上、縣裡還有市里都經常找她去開會嗎?哪個大老闆不是這樣的。」

……

被鄉鎮居民們偷偷議論的路引此時正忙著安排員工們的值班事宜,還有一些來應聘保安與保潔的面試。

等她都處理完這些事的時候,辦公室的門又被敲響了。

路引剛好在飲水機旁倒水,扭頭看到是一個高高瘦瘦,皮膚黝黑,臉上看起來滿是滄桑的中年男人。

「田先生?」路引認得對方,畢竟他當初為了拍攝雞籠嶺的野生動物,特意來找過她。

事後她也去搜過對方的信息,發現他看似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野生動物攝影師,實際上他在攝影界頗具名氣。

他叫田士農,是野生動物攝影家及野生動植物保護者,拍攝過多部關於金絲猴與野生動物的紀錄片,還獲得了國內環境保護方面最高榮譽獎「地球獎」。他在微博的粉絲有兩百多萬,抖音的粉絲則將近七百萬。

螢火蟲森林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火遍全網,也全靠他的視頻宣傳。

「路園長,又見面了。」田士農客套地說。

路引邀請他到沙發坐下,又順手給他倒了杯水,雙方寒暄了兩句,田士農才進入正題:「聽說森林公園要閉園幾天?」

「對,準確地說是三天。」

田士農問:「這三天,是所有人都得休息嗎?」

路引忽然明白了他的來意,笑說:「田先生是想在閉園期間留在森林公園內,繼續拍攝野生動物?」

田士農見她是個聰明人,也不兜圈子了,直言:「我確實不太想離開雞籠嶺,如果可以,我想獲得這三天時間內可以自由進出雞籠嶺的許可。」

路引有些為難:「這三天是護林員休息的時間,你一個人進入雞籠嶺出了事怎麼辦?」

「這些天我跟著護林員探過雞籠嶺腹地,發現這裡沒有什麼毒蛇猛獸,而且地勢更複雜、環境更惡劣的原始森林我都待過,雞籠嶺比起那些地方,可算得上是安全。」

路引不解:「田先生為什麼會這麼執著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