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每一個被直播間治癒睡眠障礙的人都會做同一個夢?
江埡搖頭,怎麼可能,這也太不科學了,應該是海馬效應。
當雲霧散去,入目的是一幅遼闊的水墨丹青畫,位於山腳下的村莊、小鎮也在一片青蔥翠綠中若隱若現。
眾人俯瞰著大地和蜿蜒的河流,內心莫名有些觸動,所有的憂愁和煩惱都被暫時拋卻,心靈也就得到了治癒。
「這一趟採風之旅真的來得太值了。」眾人心想。
仰望東北方向被雲霧籠罩的神秘霧甘頂,他們遺憾那邊還沒有開發,若是開發了,他們此行必然要挑戰一下的。
山上沒什麼信號,大家沒法同步分享給親朋好友,就都錄了不少小視頻、拍了不少照片,在山頂停留了約一個小時,大家都休整好了,就開始下山。
都說上山容易下山難,下山的時候,眾人的膝蓋和腿肚子都在打顫,要扶著欄杆才能下山。
途中,他們遇到了不少野生動物。
江埡看到有托著專業級別相機的人正對著一個方向猛拍,她一開始沒發現有什麼不對勁的,直到她看到了一隻橘貓大小,渾身豹紋,似豹非豹的「貓」從一個洞裡鑽出來。
遊客們議論紛紛:
「這是什麼,豹子嗎?豹子有這么小的嗎?」
「這是貓吧。」
攝影師聽了一會兒,停止拍攝,告訴眾人:「這是豹貓,三有動物。」
「豹貓,我第一次聽說哎。是豹子跟貓的雜交品種嗎?那豹貓到底是豹子,還是貓啊?」
攝影師被那句「豹子跟貓雜交」給整無語了,半晌,耐著性子科普說:「豹子也是貓科動物。豹貓是豹貓屬的,一般家養的寵物貓是貓屬的,兩者其實不一樣。」
「哎,那隻豹貓怎麼長得不太一樣啊?尾巴有點長。」遊客指著另一邊出沒的一隻動物。
攝影師一臉驚喜地對著那邊猛拍,等那動物的身影消失,才說:「那不是豹貓,那是林狸科的斑林狸。雖然身上長著黑斑,但是你們仔細分辨它的頭和尾巴就能發現,它跟豹貓不是一種科屬的。斑林狸也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另外,還有一種動物長得跟豹貓、斑林狸相似,叫小靈貓。小靈貓是靈貓科的,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在南美洲有一種虎貓屬的,外形也有些接近,但它們只生活在南美洲……」
大概是攝影師的嘴開了光,很快就有遊客在山中發現了小靈貓,這事又在網上造成了不小的轟動。
遊客們打趣說:「這裡的野生動物可真多,比去動物園看圈養的動物還划算。」
雞籠嶺的野生動物的確在增加,基於它們經常違反生活習性,在公園內有人類活動的區域出沒,林業局、雞籠嶺森林公園和遊客們已經習以為常。
唯一讓遊客遺憾的是這些野生動物都十分講究,它們不接受遊客的投喂,使得遊客們少了一絲飼養動物的樂趣。
後來,有一位遊客遇到了一群松鼠,她突發奇想,將剛從蘑菇林摘的蘑菇放在樹下,結果發現松鼠們一溜煙地下樹,抱起蘑菇就跑。
另外幾隻沒搶到蘑菇的松鼠則可憐巴巴的看著她。
看著那水汪汪的豆豆眼,這遊客簡直要被它們萌暈了,稀里糊塗地就將手裡的蘑菇都分了出去。
松鼠們就跟搬家一樣把她的蘑菇都搬空了,她最後看著空蕩蕩的盒子,突然醒悟,覺得自己可能是遭遇了「仙鼠跳」。
回家後,她將這件事發到了網上,網友不僅不同情她,還決定效仿她。
不過很快,網友們就發現,他們從外面帶來的蘑菇根本就沒法勾引,咳,吸引松鼠,松鼠感興趣是蘑菇林出品的蘑菇。
為什麼松鼠能準確地區分出外面帶來的蘑菇和蘑菇林的蘑菇?
遊客們一開始會感到疑惑不解,直到他們也吃了蘑菇林的蘑菇。
……
蘑菇的銷量突增,路引擔心真的會把菇靈榨乾,決定等她從鵬城回來後就開始限售。
除了通過植物迷宮挑戰的通關者外,每天只開放五十個能進入蘑菇林撿菌子的名額。
森林公園這邊準備的鮮菇也只有300斤,干菇300包,都是售完即止。
這就造成一個現象,每天一大早,本該在菜市場買菜的村鎮居民,在把孩子送去幼兒園/小學後,像趕集一樣,浩浩蕩蕩地往森林公園來。
蘑菇林剛開門,他們就涌到擺著新鮮採摘的蘑菇和已經包裝好的干菇貨架上挑揀。
每個人離開的時候,都是一手提著幾盒鮮菇,一手抱著幾包幹菇。
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最近關於雞籠嶺森林公園的熱門話題中,除了植物迷宮挑戰賽、撿菌子、野生動物和助眠直播外,又新增了一個「螢火蟲森林」的話題。
森林公園受地理位置限制,它既不是建在鬧市當中,也不在市郊,又沒有能供遊客吃飯、過夜的飯館、酒店,那些從市區過來的遊客基本待到太陽下山就離開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