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她與駙馬的二三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7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沒有誰能夠長年百歲,總有這一天的,帝王也不例外。可這一天似乎要比想像中來的更早……馮敬文還遠遠不到能夠獨當一面的時候啊。

她壓下心裡的不安,抬手對馮敬文比了個噤聲的手勢。

「認真聽,待會父皇要考你的。」馮妙瑜給了他一個警告的眼神。

馮重明和幾位大臣說完話已是深夜,外面的雨勢聽著小了些,幾位大臣前腳剛走,馮重明就叫了兩人過去。

「這件事你怎麼看?」問的是馮敬文。

馮敬文一滯。

什麼怎麼看,他方才根本就沒有用心聽幾人的談話,這時候那能說出來個子丑寅卯。馮敬文就望向馮妙瑜。往常這時候她總會幫他的……可這次馮妙瑜只是坐在一旁低頭喝茶,全當沒注意到馮敬文的救助的眼神。

未來天下的主宰,總不能一輩子靠著他的長姐吧。

又是好一陣咳嗽,馮敬文嚇得直縮手,馮重明看他良久,最後只嘆了一聲道:「時候不早了,太子先回去吧,朕和你皇姐還有話要說。你在功課上還要多下功夫才行。」

馮敬文鬆了口氣,應諾後趕忙大步離開,跑得比兔子還快,生怕馮重明又後悔,喊他回來訓斥。

同樣的問題,馮重明又問馮妙瑜。

馮妙瑜本想用一句兒臣不懂行軍打仗之事糊弄過去,抬眼對上一雙疲憊的眼睛,卻又不忍心敷衍他了。

「朔方殘部,再加上最近的夏綏應該還能湊出五六萬人馬,屆時由他們引開蠻族的軍隊,應該能為潘將軍他們解圍。只是戰場情勢瞬息萬變,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兒臣不敢斷言。」斷水少糧的,潘青等人也許根本堅持不到朔方和夏綏軍前去解圍,馮妙瑜頓了頓,又安慰道:「天佑我大梁,那蠻族不過是一時猖獗,父皇不必過於擔憂……無論如何,您還是要以龍體為重啊。」

馮重明又嘆了一聲,表情有些複雜。

「朕知道你們二人此前有些嫌隙,都是朕過於寵溺太子,」馮重明搖搖頭,目光懇切,「但你們到底是親姐弟,血濃於水的。太子年紀還小,有不足的地方,日後還得你多多提點他。」

「這都是兒臣應該做的。敬文尚且年幼,父皇也要保重好身體才是。」馮妙瑜說。

就在兩人說話間,劉公公帶著人進來布置飯菜,帝王家的宵夜倒也很簡單,不過兩碗鮮雞湯餛飩和幾樣小菜,劉公公又遞了茶,給馮重明的是濃茶,馮妙瑜的則是暖身子的杏仁茶。

書案上的奏摺堆積如山,看樣子父皇今晚是不打算睡了。

「讓你等那麼久,也餓了吧。來陪朕吃點宵夜再回去吧。」

桌上碗筷都擺了是兩份,馮妙瑜明白他的意思,她想了想,卻說:「不了,父皇若沒其他的事情,那兒臣先告退了。」

馮重明和劉公公都是微微一愣。

半晌後,馮重明才點了點頭,「有空記得去看看你母妃。」說罷揮揮手,叫劉公公送她出去。

書房一下子就冷清了。

等劉公公送完馮妙瑜回來,帝王已經用過了宵夜,正坐在書桌前沉思。

「她變了。」馮重明輕輕說,「和以前不太一樣了,倒是越來越像她母親了。」

帝王有意留馮妙瑜用膳,她卻拒絕了。劉公公摸不准帝王的心思,不敢貿然接話。

「要是他們兩能換一換,朕也不必操這個心了啊。」馮重明又嘆了一口氣,拿起硃筆,「替朕研墨吧。」

蠶絲綾錦在書案上展開,劉公公挽袖替帝王研墨間無意掃到了上面的內容,登時嚇得跪倒在地。

「陛下,恕奴才僭越,這,這……」劉公公有些結巴,不知道該如何開口了,「哪怕是公主,從古至今,也從來未有過女子入朝為官的先例啊……」

「多嘴。」馮重明拿起玉璽,「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大字落在錦書右下,帝王的意志,「若有用到這份聖旨的一日,她自然知道該怎麼處理的。」

「好了,你拿下去好生保管著吧。」馮重明把聖旨交給劉公公,卻又不住地咳嗽起來,好一會才止住。

他張開手,掌心裡有淡淡的血色。

——

出了太極宮的宮門,往延禧門方向走了兩步,馮妙瑜又突然改了主意。說起來她也有些日子沒去鳳儀宮看望皇后了,鳳儀宮內仍亮著燈,母妃一向睡得晚,馮妙瑜便叫人前去通傳,沒一會,鄭姑姑從裡面出來了,她屈身向馮妙瑜行了禮。

「時候不早了,公主請回去早些休息吧。皇后娘娘這會不願見人。」鄭姑姑說。

雨已經停了。積蓄的雨水從瓦檐上落下。

「又吵架了?」馮妙瑜問。

「年前的時候,」鄭姑姑動了動嘴,哪怕馮妙瑜已經是有了家室的大姑娘了,父母間的這些事情也不好當著她的面明說,鄭姑姑便含糊道:「皇上和娘娘起了些爭執。娘娘不是不願見您,眼下娘娘是誰都不想見。還請公主見諒。」

「我知道。」

鄭姑姑又道:「奴婢瞧著公主的氣色不錯,您的身體可是好些了?娘娘嘴上雖然不說,其實心裡是擔心您的。上次送去的那兩個嬤嬤照顧您照顧的可用心?」<="<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