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裡地里的冬油菜那叫一個長勢喜人,他看著油菜葉片裡抽出來的芽芯子,覺得距離油菜開花不遠了。
照姜姀說的,開完花就是結果,結完果就能榨油。到時就能吃自家種出來的菜籽油了,多出來的,還能拉到山下去賣了換錢。
這樣的未來他很期待,他覺得好極了。
等姜姀洗漱完,這家裡的三個人,也各自回到床上窩著。因著馬不停蹄地做了一整日的竹編,姜姀有些興奮,一時間沒睡下,宋衍便躺在床上,同她和小果,說起了自己白日裡晚晚回來的原因。
他從盧阿婆家出來沒多久,就碰上了被眾人圍著,泣不成聲的陳里正。再豎起耳朵一聽,原來這叫他青天白日涕泗橫流的事情,關乎他的兒子陳耀,還有那個不成器的侄兒——陳雙。
第115章 陳雙下場
正月初五那日,白淀村的不少村民還在這村那村地走親戚。
「陳」在村子裡算是大姓,有七成以上的村民,都是本地陳姓。只要在五服之內,互相間沒結過什麼大梁子,大過年的註定少不了往來。
其餘那些姓的五花八門的,都是出於種種原因,從外地喬遷過來的。但在村子裡紮根的日子久了,與周邊鄰人也難免沾親帶故。
故而天亮沒多久,村道上就走滿走親訪友的人了。
陳里正一早便起來招待客人。他媳婦用紅棗、桂圓還有雞蛋煮了甜口的點心,等客人來了,他再一撥撥地送出去招待。
陳里正親戚不少,自個兒家中人丁卻不旺,與媳婦少年夫妻,卻只生育了一雙兒女。
女兒嫁到了縣城徐員外家。婆家嚴厲,只放她在初三那日匆匆地回來省親。連一口熱乎的午飯都沒吃上,便被婆母叫來的人,以老太太頭風犯了,就等她回去侍候的由頭喊了回去。
兒子陳耀倒是總在家。
可惜這兒子也不成氣候。早年陳耀瞧著還算聰穎,便被陳里正送到學塾里讀書。讀了大半年,回來還是只會掰著手指頭數數,提筆寫畫出來的東西,比鬼畫符都丑。
連學塾的先生都說,這孩子怕是腦殼沒長利索,比不得正常人那般。能簡單數個數,識幾個方塊字就已經很不錯了。
起先陳里正還爭辯。後來陳耀越長越大,果真瞧著越來越呆怔,反應慢,注意力也差。
旁的孩子都在那兒嘻嘻哈哈,說要孝順爹娘,討老婆生娃娃的時候,他只知道站在樹底下發愣。再不就是搬著一塊大石頭,從村頭走到村尾,再從村尾走到村頭。
實在沒法兒當作沒瞧見,陳里正也就認了這事。不指望他光耀門楣,有什麼大的建樹,只求他一輩子平平安安就好。
好在陳耀話少,人踏實,力氣也不小,當個莊稼漢沒甚問題。陳里正家裡原本傳下來幾塊良田,一年下來,種兩季水稻加一季豆子都不成問題。
可惜老爹去世,分家那會兒,他大哥陳守理一家子極不講理,非胡攪蠻纏將所有田地都占了去,叫他落了個兩手空空。要不是他心腸好,總幫著村民往縣城裡跑官司,他這裡正的頭銜,都險要被他扒去。
他也十分慶幸,自己還有個裡正的身份。借這身份的福,他找了白水村的地主,將自家兒子送過去當了那家的佃戶。至於做活兒的地頭,也找了關係,就安排在他自個兒家附近。
這些年過去,陳耀這佃戶都當得好好的。日日紮根在地里,不用和其他人多交流,於他而言,倒是一件十分享受的事。
只是陳里正的大哥陳守理,和他的侄兒,也就是陳守理的獨子陳雙,卻都不是善茬。小的屢次給他惹事,老的又慣會寵溺。再這樣下去,非給村子裡鬧翻天了不可。
今年正月才過幾日,陳雙醉酒已經鬧了三回事了。初三那日喝醉酒,竟還把陳耀看顧的那塊冬小麥地給刨了。
陳里正暗暗發誓,今日這大侄兒要是再行禍端,他絕不肯再忍讓下去。
要不
是他心裡頭還惦記著老爹走前說的那句,「兄弟要互相幫襯,你大哥沒了三個孩兒也不容易」,早就把那渾小子拉去抽藤條了。
想到這裡,堂屋裡又來人了。
陳里正笑眯眯地端了點心出去,看來的親戚一個個吃得腮幫子鼓脹,都點頭說好吃極了,他心裡也跟著舒坦不少。
想想算了,還是莫要再想下去。
過了午後,該來的親戚都來走過一遍,他總算能歇口氣了。
喊了一聲陳耀的名字,卻沒聽見回應。陳里正嘴裡嘟囔了一句「去哪兒了」,便跟媳婦說了聲,一個人到外頭找去。
院子外頭,被刨了大半畝的小麥地里,站滿了看熱鬧的村民。一個個安靜如雞,只遠遠看著田地中央,都不敢大喘氣。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