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竹編娘子種田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3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這日,三人早早便歇下。

光下山,就要走差不多半個時辰。再從山腳下走到縣城,又要差不多一個時辰。為了湊上早市最熱鬧的時候,他們天不亮就得起來往山下去。

天上星子還在時,三個人就窸窸窣窣地爬起來準備。

姜姀在灶膛裡頭烤了幾個糜餅做乾糧。這回的糜餅是帶肉餡兒的,裡頭混了點兒自家曬的野菜乾,說是要留在路上吃。

但小果忍不住,在家裡便啃完了一個,又喝了整大碗稀飯,摸著圓溜溜的肚子好不滿足。

這一趟下山,為保險起見,兩個大人一人背了個背簍。小果帶著元寶籃,裡頭就專裝那些她想買的零嘴。

下山之路漫漫,到山腳下時,已經有零星的村民起早往城裡趕了。

其中碰上的一位,便是才在他那買過鐵鍋的李鐵匠。

他家住在白淀村,是村子裡少有的有車人家。於是每隔個三五日便會回來一趟,一早再乘驢車趕往縣城。

見他們三人頭戴斗笠,這般風塵僕僕的模樣,李鐵匠招呼道:「今日我這驢車沒載什麼貨物,能捎兩個人走。小娘子和這位小小娘子,要不要和我一道?」

姜姀沒應,目光落到小果身上。

眼見她猶豫了一番,腦袋朝宋衍偏去:「可這樣,宋叔叔就得一個人走了。娘,我不放心他。」

「這麼大個人了,有什麼好不放心的。」李鐵匠笑笑,「你這小丫頭,人小鬼大,還替大人操這個心嘞。」

他仔細一瞧,才留意到身邊的這位,走起路來似有些跛腳。這可就尷尬了,他這一輛小驢車,還真是坐不下這麼多人吶。

看出他面上的為難,姜姀笑道:「阿叔,那就謝謝您的好意了。我家這孩子就是這樣,黏她叔叔黏得緊。您趕時間上集先走就好,我們慢慢來就是。」

李鐵匠道:「那好。你們到時記得到我鋪子上去玩啊,就在長樂巷巷口。什麼都不用買,來看看,旺點人氣也是好的。」

姜姀點頭應「是」。

等李鐵匠走後,一直沒吭聲的宋衍才發了話:「其實……我完全可以自己過去的。」

「那你這話說晚了。」姜姀撇嘴,白他一眼,「人家都走遠了,現在說什麼都是馬後炮了。不過沒事,咱們這麼早下來,也不必走得這麼急。要真走不動了,路上挑塊陰涼的地兒歇歇就是。」

宋衍不置可否地笑笑,瞥一眼小果,狹長的狐狸眼熠熠閃光。

走至半途,天已經大亮。

太陽一出來,路上就有了熱意。

今日與前幾日相較,明顯濕熱得厲害。明明已經入冬,卻給人一種回南天的感覺。看樣子過不了兩日,怕是又要降溫了。

到縣城時,街上熙熙攘攘人擠人,都是來趕早市的。

早點攤上熱氣騰騰的小籠包剛出爐。他們經過時,那店家把蒸籠一揭,上面一個個白皮包子沁著赤色的肉汁,飄蕩起勾人的香氣。

只踮起腳瞄了一眼,小果嘴裡的口水就開始不聽使喚。抿了好幾下唇,才把翻騰起的食慾壓下去。

除了早點攤,還有一些個賣菜的,賣肉的,賣瓜果蜜餞,和自家做的飾品的。那叫一個琳琅滿目。

縣城的氛圍看著和村子裡截然不同,活像她上輩子常見的景點商業街。要不是這群人衣裳古樸,她差點以為自己穿回去了呢。

一路瞧著看著,直看到用拖車曬著幾口醬缸的攤子,姜姀停下了腳步。

出來前是想買缸的,但看單一口醬缸就這麼老大。他們一沒車二沒擔,到時買了要怎麼拿回去呀。

想了想,還是先從醬缸附近走開,把砂糖和飴糖先買了。

還在路上走著,小果就剝了一顆飴糖送進嘴裡。那甜味剛一化開,她就樂得眯起了雙眼:「真甜,娘也吃。」

接過來一顆,姜姀含在口中細細地吮吸。轉頭看見她在糖罐子裡又是一陣摸索,摸出來一顆跟她手裡這顆幾乎一模一樣大的,給宋衍遞去:「宋叔叔也吃。」

看著宋衍接過,姜姀笑笑不語。這孩子兩碗水端的真平,要不怎麼說她聰明呢。

一路上,三個人的嘴吃個沒停。從街口的灌肺吃到街尾的果脯,明明為了省錢帶了乾糧,卻忍不住又買了一個蔥油餅。

等沿街上的零嘴都吃過一輪後,姜姀一頭扎進了一家名為「長聯」的實用品鋪子。

這裡頭雜七雜八什麼都有,活像古代版的地上商城一條街。鋪面的各式陳列,直叫人大開眼界。

迎面先是胭脂水粉的展櫃,裡頭素盒裝的,錦盒裝的,要什麼有什麼。上頭的東西也是明碼標價,從幾十文到百來文不等。

再往深處走點兒,賣的是布匹和成衣。那價錢可不得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