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零之把反派兒子養成乖寶寶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半夏本來賺的就是這一點差價,當然那種實惠要那種,還得結合鄉下實在需要的東西去買。

像是什麼罐頭、茶葉、菸酒這些東西進回去,肯定是要砸手裡的。

所以,半夏轉了一圈後,決定入手一些鹽、醬油、醋、餅乾、冰糖和白糖,而這些都是散裝的,像是醬油、醋這些,都是上百斤一個大塑料罐子裝著,半夏小打小鬧的肯定是要不了這麼多的,還需得買塑料瓶子去裝。

「這些賺不了什麼錢喲。」林姑姑道。

一斤鹽在鎮上的供銷社買也就兩毛錢五一斤,在批發商店裡進貨,要五十斤起訂,也不要票,1毛五一斤,每斤也就賺個一毛錢。

半夏卻很滿足:「積少成多嘛,總好過一點進帳都沒有。」

五十斤鹽賣完可以賺個五塊錢,在她看來已經很不錯了,再加上其他的東西,要是銷量能好,一個月下來不比姑姑在廠里上班的收入差。

半夏花錢買了兩個二十斤裝的塑料大壺,可以手提的那種,醬油和醋一樣先進了二十斤,醬、醋的價格一樣,每斤進價兩毛五分,半夏的價要和供銷社賣的一樣,三毛六一斤,一斤能賺個一毛一錢。

利潤高一些的也就是餅乾和糖了,這些是要票的,但也有不要票的價。

像是白砂糖和冰糖,要票的七毛八一斤,不要票的八毛三,每斤要貴上五分錢,可千萬別小看這五分錢,能買上半兩一根的大油條了。

半夏也不要票賣,可以賣上一塊一斤。

糖這種東西半夏不敢多進,他們這裡氣候本就潮濕,山多樹也多,這要是一不小心給潮了,就砸手裡了,畢竟這是半夏選的這幾樣中最貴的東西了。

白砂糖、冰糖按最低標準一樣進了十斤,本來商場的員工還不怎麼願意,半夏和林姑姑說了好些好話,說著現在拿不走,以後的進貨量肯定大,這才不情不願的給稱了重。

半夏看著都有些不好意思,本來人家是五十斤一袋扎得嚴嚴實實的,因為她要得少,人家只能拆了密封的口袋,給他們秤了散裝的。

餅乾就沒辦法按照散裝的稱重了,只能一箱一箱的買,這東西要是密封不好就得軟了。

商店裡的餅乾有好幾種,半夏只選了一種,長方形的餅乾上撒著白糖和芝麻,半夏之前也吃過,又香又脆,一箱裡面有二十斤。

至於價格,要票的七毛三,不要票的八毛,半夏的價能賣上一塊錢一斤。

半夏又花了兩毛錢買了兩種透明的塑膠袋,一種是四四方方的可以拿來分裝白砂糖和冰糖和鹽用,另外一種有耳朵可以提,用來裝餅乾。

還買了裝醬油和醋用的一個漏斗,花了兩毛。

再加上買塑料壺的一塊錢,這一下加起來就花掉了五十一塊五毛。

副食品商店的旁邊緊挨著日用品店,半夏又進了一些火柴和肥皂,這兩樣也是個消耗品,雖然每件的價格只有隻能賺到幾分錢,半夏也不打算放過。

火柴一分三一盒,賣價兩分,半夏一次性拿了50盒。

肥皂三毛一一塊,可以賣三毛六,半夏進了二十塊,畢竟這個東西也不是所有人都捨得用的。

這裡花掉了六塊八毛五分。

半夏的一次進貨就花掉了五十八塊八分。

林姑姑咋舌:「這看著一樣樣的沒多少,加起來還真不少,快頂上我一個半月的工資了。」

半夏算了算,這些東西都賣了,她大概能賺個十八塊多錢,要是一個月能進上兩次貨,她就啥都不愁了。

麥冬守著一堆的東西有點犯愁:「該挑兩個擔子來才對。」

半夏和麥冬都是空著手來的。

林姑姑想了想道:「你們等我一會兒,我去廠里借個板車來,拉到車站,上了車就好了。」

半夏點頭,也只有這樣了。

製衣廠離這兒並不算遠,沒過多久林姑姑和跟著一起去推板車的麥冬回來了。

幾人一起把地上的東西裝上板車,推著車去了車站。

路上林姑姑道:「要是有輛自行車就好了,一兩百斤的東西拉著方便得很,縣裡離著也不算遠,來來回回的都方便,不用老是等客車的時間,你們下鄉也可以帶貨。」

林姑姑家倒是有輛自行車,但一般都是林姑父在騎,林姑姑回娘家都是坐客車。

半夏也是這樣想的,但是買自行車要票,這一時半會的還真置辦不上。

第18章 林父的竹編手藝

到了車站後,車到是在了,就是還不到發車時間,半夏幾人頂著售票員的目光把東西往車上搬。

「這是幹啥啊?買這麼多東西?」

售票員還是那位給半夏提供石冬青信息的大姐。

半夏笑了笑沒有過多的解釋,嘴裡只是說著麻煩了的話。

大姐人還不錯,見東西多,就讓半夏他們就坐前面,還讓已經坐好的老鄉往後面移一下,換個位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