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當縣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67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這般的信任,還是他們帶來,他們每日宣傳什麼天岐教,還說紀楚是教主。

沒想到聰明反被聰明誤。

如果想讓佃戶們留下,似乎只有一個辦法。

「送糧嗎?」

「至少扛過災年。」

「是啊,至少扛過災年再說。」

所以,這片土地上,到底是誰需要誰,到底誰最重要。

第150章

漳興五年, 四月二十九。

整整七個月沒下雨的安濟府義固縣,已經撐到極點。

先是自己的屯糧,然後是官府的救濟。

勉強支撐到現在, 沒有出現極為慘烈的事,便是極為難得。

但問題在於。

官府沒有糧了, 朝廷的賑災糧至少還需要半個月。

當地大戶死死關著庫房大門, 唯恐有人搶糧。

這個時候,突然出現一個叫天岐教的。

好官紀楚為教主, 為神佛化身,還給佃戶糧食, 給百姓水。

此時若是不信,實在說不過去。

至少抓住這根救命稻草,可以暫時活下去。

無論什麼時候,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等紀楚過來之後,非但沒有強行破除這些迷信,而是指點他們去另一個地方。

昌河州。

這個地方並非憑空出現。

事實上, 中原大地上, 已經有不少過不下去的人, 早就去了那邊。

聽說相隔很遠。

聽說去的第一批佃戶,不用錢就能分到土地。

之後去的佃戶, 靠著做幾個月工, 同樣能買到不少荒地。

昌河州在很多過不下去的人眼中, 算是一塊遙遠的, 懷有希望的地方。

災情初期就有人過去。

如今災情到這般田地, 好像再不往外走走,實在說不過去。

就算不去昌河州,不去岐州。

也可以去滇州府, 還能去粵地,去海外,再往西北走走也可以。

平臨國那樣大。

逃荒這件事,也不是頭一回出現。

走吧。

走了,至少有活路。

義固縣已經沒有糧了,誰都沒有辦法。

其實有的。

緊閉大門的大戶們有糧。

但他們要是肯給糧,就不會拖到現在了。

義固縣百姓自然想過搶糧,只是今日搶了,以後呢。

說到底,還是要有自己的地。

沒關係,義固縣沒有,遠處的昌河州跟岐州有。

更多人被紀楚鼓動。

離開這裡,找到新的家園。

有土地的地方就是家園。

紀楚早上說的這話,當下中午,就有無數義固縣佃戶離開。

他們收拾東西,攜家帶口,前往兩千里外的昌河州。

他們走的時候,還能領幾份口糧,再開具官府給的文書。

所以這路上也算暢通無阻。

糧食肯定是不夠吃的,但各家變賣最後家當,一路乞討過去也能活。

總比留在這等死強。

義固縣百姓離開的速度,遠比當地大戶們想像中要快。

整個義固縣人口眾多,差不多有六十一萬人。

而在紀楚開口,勸他們離開後不到兩個時辰,就有上萬人來官府開具離開的文書。

甚至有些人等不到文書,直接帶著家人離開。

反正這一路上逃荒的人那樣多,先走一步,還能早點要到飯。

轟轟烈烈的逃荒正式開始。

那些大戶們還在家裡吵架,還在家裡商量對策。

可他們田地的佃戶,那些任由他們宰割的羔羊,全都跑了。

不跟你玩了!

吃的比牛少,乾的比馬多!

他們要走!

平臨國如此之大!吾心安處是吾家!

其中不少佃戶,肯定也是淚灑當場,可更多人抱著對生活的希望,拖家帶口離開。

昌河州,紀大人的任地。

他們現在就去。<="<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