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您看看這個月的稅收!」
李師爺以及其他各司主事都看過來。
戶數主事笑的,是不是有點太誇張啊。
吏司主事道:「知道你高興,但也不至於這樣啊,每年九月稅收都很不錯的。」
「是啊,九月收田稅,至於這麼高興?」
各司主事明明知道戶司高興的原因,就是故意不說,讓戶司主事都有點急。
紀楚那邊已經把帳冊翻出來認真查看。
其實從八月份開始,昌河州的帳目已經很好看了。
那四百萬的貨物交換,就給本地帶來不少商稅。
不止如此,還有那麼多人的衣食住行,給本地大小酒樓更是帶來不少買賣。
單是這些,就不用發愁本地官吏們的月俸了。
直到這個時候,工司主事最是開懷,他總算沒有連累大家!
而那會的昌河州百姓,手裡已經開始有餘錢,該買水泥修火炕的,都在修火炕。
加上昌河州水泥作坊聲名遠揚,還有不少人跑過來買水泥。
就連廣寧衛那邊同樣在買,今年不用打仗,省下來不少軍費,用這些軍費修補衛所房屋,以及加固衛所城牆。
有了這部分收入後,昌河州水泥廠直接扭虧為盈。
還是和平好啊。
和平不用打仗,這些東西就能用來建設,還有大宗交易。
戶司主事看工司主事也順眼了。
能給他掙來財政預算的。
他看得都順眼。
一筆牛羊交易的稅款,以及連帶的收益。
加上水泥作坊的稅。
這就夠戶司主事高興的。
八月份的帳目剛收起來,九月份就來了。
九月秋收,昌河州今年田稅明顯比往年多。
一個良種麥田,一個棉花增加。
再者本地耕地也有增加,對比往年來說,收上來的田稅增加了兩成。
而是田地增加,畝產增加的好處。
如果說這樣的田稅,已經讓戶司主事高興了。
那籌備已久的畜牧司,著實給他大驚喜。
那麼多兔皮,那麼多貂皮,還有其他各色皮貨加起來,讓今年的財政,直接上升了三成。
養殖行業好啊。
這可太好了。
等到明年,這些稅收只會更多。
以後誰還敢說,昌河州只靠田稅過活?
今時不同往日了!
戶司主事解釋半天,最後道:「那今年知道,今年的財政收入到底是多少嗎?」
大家肯定不知道啊。
不過身為各司主事,數字也不會瞞著大家。
等對方比了個數。
刑司主事道:「是去年的四倍?!」
開什麼玩笑!
但仔細想想,又不是不可能。
前兩年紀大人扶持了那麼多項目。
基本是在今年有了成果。
一件件看起來不可能的事,如今卻真的成了。
「好啊,昌河州真的在發展。」
要說紀大人來了之後,那是一年比一年忙。
可本地的發展,也是一年比一年的好。
紀楚翻完帳本,長舒一口氣。
太好了。
各項努力,終於見了成效。
雖說不能以稅收論本地的發展,可在這帳冊上,確實能看出昌河州情況。
對於昌河州官吏們來說,頗有些兩年忙碌,終於開花結果之感。
有些人當了十幾二十年的官,也沒有如今這般成就啊。
說的就是一直沒吭聲的晁同知和杜通判。
今年各處都在忙。
紀楚在廣寧衛,岐州兩頭跑。
故而昌河州大部分事情,尤其是本地治安巡防,皆是晁同知跟李師爺在忙。
杜通判則履行職責,監督各司的情況。
以前忙的時候不覺得,現在兩人也翻著帳目,像是翻著自己的「戰果」。
晁同知還有點不好意思。
說戰果,似乎有點誇張,可他已經多少年,沒做出過成績了。
這兩年的經驗,還真是非同一般。
跟著紀大人做事,確實不一樣。
杜通判何嘗不感慨,在聽說他即將升遷的小道消息時,更是覺得這幾年的辛苦沒有白費。
紀楚也從京城那得到消息,說杜通判任期滿了,明年就會離任,並且是高升。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