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對晚了一步的皮貨商人們來說,那就不太妙了。
這種情況下,要麼送自家子弟過去學習,要麼出高價搶技術人員啊。
張靈靈一日之內,收到好幾封邀約,都是請她去自家養殖場幫忙的。
她本就會養兔子,這一年裡,還學了如何養水貂,如此全面的人才,哪家都搶著要。
甚至有人拿出畢生本事,直接許諾道:「只要盈利了,不僅給你分成,還幫忙找我遠房親戚,給你要個特赦!」
張靈靈還是罪犯家屬的身份,這點很多人都沒忘。
可人家根本就不搭理。
因為州學學政那邊,已經提前申請赦免了。
州學很缺她這種經驗豐富的養殖專家,就等著請她去官學當夫子呢。
還用得著你去求特赦?
人家的本事,還用得著多說?!
看這一件事,就知道皮貨老闆們有多著急了。
著急說明什麼,說明大家都知道這個能掙錢!
眼看人武掌柜跟皮貨王家,年底之前就能賣水貂皮,能不羨慕嗎。
原本因為棉花要萎靡的皮貨行當,瞬間又走出不同的路。
從去年開始有多惆悵,現在就多有幹勁。
對於這件事,本地人對紀楚的感官更好。
他雖是內地來的,卻沒有一味地讓人種地。
而是把本地的老手藝都傳下來,這對本地人來說意義更加不同。
這種情緒讓他們對外來投奔的佃戶們態度更好了。
本就是個極包容的地方,現在更是有意思,每次過節,一個地方有好幾個風俗也不奇怪。
到了三月初三,各地百姓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過節,給昌河州添了別樣的風采。
百姓們過節,衙門該辦差還是辦差。
戶司畜牧司整理了一份名單,都是申請開設養殖場的文書。
養殖場自然不能隨便開,畢竟這東西污染大,要遠離人群,還要防止疫病等等。
畜牧司主事道:「去年怎麼勸,大家都不敢開,今年卻不一樣了。」
去年只有武掌柜他們,開了兩個養殖場。
今年單是申請,就有二十份,這還是經過篩選,態度比較端正,正兒八經想開的。
殊不知篩選下去的名單,都快上百份了。
「這是好事。」紀楚一邊說一遍看,讓李師爺再審一遍。
要說開養殖作坊,一個是租用官方的土地,再者購買各種材料。
這都是衙門的營收。
尤其租地,讓戶司主事已經高興許久了,有了租金進帳,還怕下半年發不起月俸嗎?!
肯定不會啊!
他們踴躍辦作坊的最直接好處,這不就來了。
戶司主事還經常去郊外看麥田跟棉花田。
雖然距離收穫還很遠。
可至少有個念想。
因為從去年開始,昌河州陸陸續續來了一兩萬人。
這一兩萬人,除了一部分罪犯之外,其他的都是各地佃戶。
佃戶們最顯著的特徵,肯定是會種田啊。
經過他們開耕的土地,那是實打實的精耕細作。
開荒的時候也格外賣力。
至今也就半年時間,本地已經增加田地一萬多畝。
放到之前,昌河州耕地面積不減少,戶司主事都要謝天謝地。
現在直接增加了這樣多,而且大有繼續增長下去的趨勢,他能不高興嗎。
這也是實打實的政績啊。
沒想到在這種偏遠之地,還能撈到如此功績,也算他幸運。
怪不得知道紀大人要來昌河州當知州,自己又是他的下屬時,同鄉同僚會表示羨慕。
沒辦法,誰讓他運氣好!有這樣的上司啊。
漳興四年一開年,這才三月份,就有這麼多的好消息,讓戶司主事走路都是不一樣的。
等到三月中旬,養殖作坊陸陸續續開設起來,租金也收到財政里,戶司主事已經徹底成為紀大人的跟屁蟲。
紀楚看得想笑,乾脆道:「你最近去過官學沒。」
沒有啊。
官學怎麼了。
紀楚把學政遞來的文書給他看。
昌河州發展得快,事情也多,差事一件接著一件。
種植養殖發展得都很順暢。
沒想到學校那邊,同樣有了結果。
昌河州州學的畜牧學科變得極為火熱,甚至有外地學生跑過來想學手藝。
可惜的是,這州學對本地學生象徵性收點銀子。
但外地的學子過來,學費就不便宜了。
即便這樣,也攔不住大家的學習熱情。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