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當縣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19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用外人的話來說:「這是有多大的冤屈,才會千里迢迢離開家鄉啊。」

「肯定是那鄉紳逼走佃戶,實在不是什麼好東西。」

這種情況下,當地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再看到紀楚的人主動過來說明情況,自然冤有頭債有主,好好問問那鄉紳,平時是怎麼對待佃戶的。

此事處理得迅速,報告朝廷也迅速。

本以為皇上會對紀楚不滿,這種讓百姓隨意遷移的舉措,很容易影響朝野安定。

更容易讓流民聚集。

可誰料,皇上對此竟然心知肚明。

「本官早就報過此事。」紀楚對底下官員們道,「這地方不宜居的原因,就是冬日太冷。」

「既然在逐步改善這個環境,想來遷移的人,自然越來越多。」

棉花,皮貨,火炕,無主的肥沃土地。

這四個東西,足以吸引更多佃戶前來。

紀楚肯定會告訴皇上,讓他有個心理準備。

那皇上為何會答應?

紀楚看向草原方向。

因為平臨國,缺一塊養馬地。

倘若不把人口遷移到這裡,又怎麼會擁有養馬地呢。

開荒擴土對皇帝的吸引力,那是無與倫比。

在看到紀楚的密信之後。

皇上忍不住道:「難道他真想讓朕泰山封禪?」

怎麼覺得,這個宏大的願望,還真能實現啊?

他爹那樣厲害,都沒能徹底清除草原隱患,更沒能把前朝丟失的草原給打回來。

倘若真在他手裡奪回。

那他的功績,真的能去封禪吧?

可惜當今皇上沒聽過躺贏這兩個字。

否則他肯定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詞語?

但他肯定聽過驢跟蘿蔔的故事。

有時候皇上都覺得,紀楚好像把泰山封禪當作蘿蔔掉在他跟前,讓他不得不跟著走。

可這走著走著。

好像真的離泰山封禪越來越近?

不過人口遷移到邊陲,本就有利於邊疆穩定,皇上自然清楚。

這種情況下,他不僅不會找紀楚麻煩,反而還要贊一句紀大人穩定疆域。

「紀楚做得不容易,是該升個官的。」

皇上大筆一揮,直接給紀楚的文官閒階連升兩級。

原本的從五品上朝請大夫,直接升為正五品上中散大夫。

朕想看看,紀大人是怎麼幫朕開疆擴土,奪回前朝失地的!

這種情況下,當驢就當驢吧。

有成果就行!

朕不介意!

朝廷對紀楚的加封,簡直是間接性鼓勵百姓們去往昌河州。

朝中先是譁然,隨後反應過來皇上的心思。

去其他地方也就算了。

這些佃戶去的是昌河州,甚至這一整年流放的犯人,去的也是昌河州。

這說明什麼?

說明昌河州的建設勢在必行!

也是,內地人多地少,為了土地就差搶破頭了。

與其讓大家爭那一兩口糧食,不如往外走走。

有了棉花的昌河州,便是極好的選擇。

再說,那裡可是有紀楚在,必然會把佃戶的安置處理妥當。

這樣既能緩解內地的矛盾,也能讓邊疆更為穩固。

想明白這點之後,各地官吏鄉紳則尤為頭疼。

皇上跟紀楚怎麼想一出是一出!

你們對佃戶遷徙,抱以默許的態度。

那我們怎麼辦?

若是那些佃戶真的扔了田地離開,誰幫他們種地?

若是土地荒廢,豈不是也好治罪於他們?!

一時間,整個平臨國的地主們,瞬間繃緊了皮。

他們能成為地主,一個是手裡的地,二是不缺種地的人。

有人無地,他們才能當地主。

倘若有地無人?那他們別說當地主了,只能自己去種田!

可惜昌河州那邊的消息,還在不停傳來。

「最新去的一批佃戶,已經住上房屋了。」

「說是會給他們分地,都是無主的土地,但已經開過荒,明年直接去種即可。」

「不過數量不多,因他們是第一批去,所以額外分給他們的,後面去的人,運氣可沒那麼好了。」

佃戶?

沒有土地的佃戶,去了那邊,就以後就有地了?還是開耕過的?

如果這個消息,讓不少沒地的百姓心生嚮往。<="<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