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人直接算了個數,說這次產下來的麥子,差不多能種三萬五千畝田地。
這麼算的話,多數人家都能分到麥種。
這是真的嗎?
真的會給他們分?!
衙門那邊很快給出答案,種子會放在倉庫里。
明年播種之前,分給下面各縣。
不過具體怎麼分,還要等州衙門給個結果。
「但本地農戶不多,還不足兩萬戶,一家至少能種一畝的良種。」
紀楚敢說這句話,就說明他有過研究。
所以即使距離的方案還沒出來,就足夠讓整個昌河州的百姓高興了。
一家種一畝良種,那也行啊!
總比沒有強啊。
而且明年就可以自己留種了。
到時候種多少,還不是自己說了算!?
感覺好日子就在眼前啊。
各地的縣令也立刻行動起來,趕緊去州城,幫自家縣裡爭取更多良種。
現在杜通判管得嚴,九月底還有年底考核,必須用心做事才成。
否則肯定會被通判記上一筆,那升遷豈不是完了。
不管抱著什麼樣的想法,整個昌河州都對良種格外喜歡。
誰會不喜歡啊。
高產糧食,不喜歡才奇怪!
但官田上,關於麥子高產的慶祝還未結束,棉花收穫也在即了。
去年那會,滇州棉拿來的倉促,一畝地產出的棉花,基本在二百五十六到三百二之間。
今年情況不同,先不說有白嬋嬋這個種棉傳人在,再者今年的種植時間更長,棉花發育得明顯更好。
再看滇州棉在滇州的情況,基本也在三百斤之上。
這樣的重量,就代表昌河州棉花,產量絕對不俗。
有了麥子的先例之後,棉花的稱重也變得迅速起來。
不過幾日時間,棉花的產量,以及產的新棉,便放到紀楚手邊。
九月十二。
紀楚目不轉睛地盯著第一時間報上來的棉花產量。
二百畝的棉花,一共收穫了七萬七千八百斤!
平均下來,一畝地的產量,在三百八十九斤!
紀楚知道,生在滇州的滇州海島棉產量高,卻也沒想到,竟然高到這種地步。
比西北棉高,比原產地的還要高!
這點也不奇怪。
原因跟麥子也一樣。
因為氣候原因,滇州棉在原產地,基本是二月三月種下,五月就能收穫。
滿打滿算四個月的時間。
昌河州這邊,從四月份種下,九月份才能收。
整整半年。
也是多出來的兩個月,才有了更高的產量。
要說算起來,出的力氣也差不多。
可對於昌河州這種只能種一季莊稼的地方來說,這樣的生產情況,以及生長速度,對本地來說,也是最合適的。
再看這棉花的質量,不僅棉花纖維很長,而且長得非常均勻,纖維強度也非常喜人。
因為更長時間的生長,棉花充分發育,成熟度極高。
這種白而有光澤的棉花纖維,在染色方面極有優勢,吸色不僅均勻,上色牢度也高。
大白話就是。
昌河州的棉花,若是製成棉布,非常適合染色,非常適合做各種各樣的衣料,而且不容易掉色!
這對布匹來說,就是極為優質的存在。
「厚積薄發。」紀楚忍不住道,「別看咱們這裡植物生長時間長,但質量好啊。」
漫長的生長,看著好像跟其他人一樣。
可紮根的深度,踏踏實實地發育,卻能在結果的時候,帶來非同一般的效果。
李師爺也是見過很多棉花的人了,甚至看了看在場其他人,忍不住道:「有了這些東西,昌河州不僅建得起水泥作坊,還做得起火炕地龍。」
是了。
麥子良種,保證了大家的吃飯。
棉花良種,則要提高大家的生活質量!
不僅是自己能穿,後期還能做買賣。
到時候,還怕本地人過不上好日子嗎?!
州城衙門官吏,臉上都寫著欣喜。
太好了啊!
這一年的努力,總算有成果了!
而且好消息一個接一個地過來的,讓所有人笑得嘴都合不攏。
哎,他們州衙門也太厲害了。
做什麼成什麼!
當然,還是因為紀大人。
這麼年輕,還這樣厲害,大家算是心服口服啊。
不過誰能想到,這麼偏遠的地方,竟然如此適合種植?
不過,這問題又來了。
棉花種子,夠分嗎?
他們本地這二百畝棉花,一共產出棉籽一萬八千斤,也就能種九百畝。<="<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