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當縣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1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其下的廣寧衛五萬士兵,則枕戈待旦。

關內豐收了。

關外就要有動靜。

他們稱之為打穀草。

本地稱之為豐收劫。

更別說,今年是紀知州跟鄧將軍頭一年掌權。

草原的騎兵,必然會更加猖狂地試探。

整個昌河州一靜一動的態勢,很容易讓人精神緊繃。

百姓在慶祝秋收。

士兵們打起精神守衛騎兵掠奪。

州城官員們,則盡力做好後勤補給。

九月份,是對昌河州所有人的考驗。

紀楚時刻等著廣寧衛的消息。

李師爺更加緊張,因為李紋必然是會上前線。

「糧食,兵器,衣物,盔甲,全都已經送過去了。」李師爺再三清點,「火器作坊那邊,後勤管老董也說他們準備好了。」

「應該沒事了吧。」兵司主事也道。

戶司主事則說:「今年昌河州種了不少地,希望能攔住騎兵,損失可以少點。」

否則今年就白幹了。

紀楚安慰大家:「咱們該做的已經做了,相信廣寧衛鄧將軍他們。」

是啊,他們都是管後勤的,確實該做的都做了。

今年的後勤補給比往年還要充足,應該能減少點損失。

還有些官吏是頭一年到昌河州的。

一聽到要打仗,難免焦慮不安。

要是打到他們這怎麼辦?

要是損失慘重怎麼辦?

士兵們都是一條條人命,書上看到的犧牲,跟現實里真正的犧牲,那是兩碼事。

反而是從曲夏州來的官吏們,跟本地官吏表情差不多。

怕什麼啊!

就算真的打到咱們這,難道日子就不過了?

不等他們安慰,就聽到外面路過的農人,已經唱起慶祝豐收的民歌。

百姓們格外樂觀,已經在商議等秋收賣了麥子,看看能不能也做個火炕,簡陋點的也行啊。

聽著他們淳樸自然的歌聲,反而讓衙門官吏們緊繃的神經鬆了下來。

不管關外鐵騎來不來。

反正豐收季節是來了,反正他們昌河州一直在發展,這點是可以確定的。

不用那麼擔心,只要盡到自己職責即可。

他們只好管好後勤,剩下的,要相信鄧將軍!

而此時的廣寧衛,士兵們早就厲兵秣馬,整軍經武,做好萬全準備。

更憂慮擔心的內里官吏不同。

這裡駐紮著的官兵,無論文臣還是武將,皆做好準備。

從六月份開始,士兵訓練便一刻不停。

再加上今年格外充足的後勤補給,還有紀大人為他們培育的棉花。

都讓此地的衛兵們相信,他們的廝殺是有意義的。

他們守衛的豐收,更是有意義的。

這裡的士兵,家人普遍在昌河州。

他們希望除了廣寧衛以外的昌河州百姓們,可以更高聲地唱農歌,可以更肆無忌憚地慶祝豐收。

因為他們,一定會擋住覬覦自家糧食的敵人!

士兵們消息再傳到州城衙門,再次給來邊關當官的外地人一點震撼。

這地方的百姓樂觀向上,有著無盡的生機跟活力。

這地方的士兵磨刀霍霍,整軍待發。

很多人都以為,邊關地方,時時會被關外侵擾,日子苦不堪言的同時,心裡難免怨懟苦悶。

可這裡的百姓跟士兵並未如此。

他們反而能從這樣的生活里,找到出路,是在這茫茫雪原,遼闊千里的土地上,自然而然生出來的堅韌與樂觀。

怪不得很多人在邊衛越待越豪爽。

這樣灑脫的地界,確實讓人慾罷不能。

是他們看輕這裡的人跟事了。

所以別多想了!

跟著大家一起收糧食啊!

九月即將到來。

田地里的糧食再不收,就來不及了!

紀楚已經出現在官田上了。

一千畝麥子良種。

兩百畝滇州棉。

同樣要收穫了。

格外漫長的生長季,也會帶來超出其他地方的產量。

紀楚等人,已經在期待本地棉花產量,到底能達到多少斤了。

這麼樂觀的土地跟百姓,值得優質與高產並存的滇州棉。

第127章

漳興三年, 九月初。

昌河州一城十二縣,但凡種莊稼的人戶,都在田間忙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