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可真厲害。」
聽到如此有出息的四弟這麼夸,紀大哥連忙擺手:「怎麼會,這都是小事。」
「對了,斧頭還是你捎回來的,確實好用的,很鋒利,也趁手。」
聽他們說著話,紀二哥帶著幾個小的回來,大早上就要出去買糖吃,實在沒辦法。
這幾個小孩基本都要喊紀楚叔公了,還要喊紀大哥爺爺。
這是真不適應啊。
紀二哥看到紀楚就眼冒金光,整齊了棉衣才道:「四弟,看二哥這衣服,收拾得整齊吧,那賣糖的小販,說什麼都要買,我肯定不給。」
冬日裡的棉衣自不用說。
無論放到哪裡,都是硬通貨。
尤其是原化州。
整個原化州里,也紀楚一家,還有關係好的親戚,以及岳丈一家有棉衣棉被,其他人多數都買不到。
隴西那邊棉花產量,也夠他們當地普通百姓的了,再遠的地方,基本買不到。
說話間,紀楚三姐跟三姐夫也來了,三姐夫也不客氣,直接道:「咱們這地方能種棉花嗎?要是能種的話,我就去賣貨。」
三姐夫農閒時候是做貨郎生意的。
每次穿著棉衣出去做事,總是有人問,問得他心裡痒痒,那是真想賣棉衣啊。
可他知道,這是四弟的心意,自己更不捨得賣。
要是他們這也能種就好了。
這話一說,眾人都看向紀楚。
紀楚只能遺憾道:「那種棉花品類,並不適合咱們這種,我記得之前送給原化州知州幾百斤種子,都沒能種活,就算存活下來也結不了果子。」
植物也有地域之分,實在沒辦法。
不過紀楚還是給大家一點希望。
「但朝廷已經讓人去其他地方尋找不同的棉花苗了,若是運氣好,說不定能找到適合咱們這種的。」
朝廷在找?
那是好事啊。
眾人終於高興起來。
不過紀大哥還問:「那麥種呢?我還聽說曲夏州那邊有好麥種。」
「這個放心,不出兩三年,就能送過來。」
等到明年曲夏州鋪開之後,肯定就不缺種子了。
「好啊,到時候咱們地里能多產糧食。」
「對,這可是大好事。」
「如今稅收公平,糧食產量再高,那日子一定好。」
因為紀楚的存在,他們整個紀家村的稅收都極為公平,這點已經持續好幾年了。
村里人自然非常感激,再加上昨晚吃了紀楚家的肉,今日還特意還碗感謝。
聽著大家說家長里短,紀楚便更悠閒了。
之前用的腦子,現在都給歇回來。
接下來幾天裡,跟著家裡人一起處理年貨,還趁著集市最後幾天,又去採買了香燭燈籠等物。
家裡殺雞宰羊,又給村里送了些酒肉,紀楚還幫村里人都寫了春聯,算是終於備好所有年貨。
除夕夜,家庭舉宴,所有人都到齊了,嘴裡說著吉祥話,一起祭祖守歲。
等到吃完飯,便是小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候。
從長到幼,每個人都有壓歲錢可拿。
樂薇早就準備好了,每個人都不缺,聽他們喊著四叔四嬸,叔公叔婆。
紀楚還真有點喜歡小孩子了,難道是知道自己也要有娃了,這才不一樣?
「好耶!壓歲錢!」
「好多錢啊。」
「我想買糖!」
「回頭買,這幾天不開市。」
聽著孩子們說話,不少人也問起紀楚,李師爺他們這些年的經歷。
經歷過那麼多事的他們,可講的故事可多了。
只把一些小故事說出來,就夠眾人聽得津津有味。
中間的炭火越燒越旺,一起聽故事守歲,就連孩子們也聽得高興。
等孩子們實在困得熬不住了,周圍又響起鞭炮聲。
紀楚家自然也要放。
現在紀楚爹娘年紀大了,往年都是大哥大嫂放。
今年兄嫂的意思卻是讓四弟來。
紀楚怎麼可能這麼做,執意讓兄嫂過去。
聽此兩人自然帶了笑意,熟練地去取鞭炮燭火。
聽著噼里啪啦的爆竹聲。
新的一年到來了。
漳興元年,這個複雜的年份,終於過去了。
這幾年的混亂複雜,很多人都不能想像。
可經過番邦朝拜,加上清除舊黨。
朝中的權勢終於統一。
平臨國終於逐漸恢復平穩。
雖說廣寧衛跟兩浙還有戰事,但總體還算不錯。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