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當縣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4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對於紀楚來說,更是不同。

從他穿越起,基本在曲夏州。

雖然中間去過京城,又回了趟原化州,時間並不長,跟在這居住完全不一樣。

可該走還是要走。

吾心安處是吾家,去哪對他來說區別並不大。

交接工作期間,朝廷派來的傳旨太監並沒有離開,說是再等等,這路上太熱,不急著走。

實際上則是在等紀楚,像親自送他赴任,算是皇上給的體面。

新皇對紀楚的欣賞,隨著登基時間越長,欣賞的程度越深。

他如今最後悔的,估計就是沒辦紀楚留在京城?

曲夏州官員艷羨之餘,各地百姓則忍不住落淚。

紀大人真的要走,他們怎麼會捨得。

所以即使紀楚千叮萬囑,讓大家不要來送,各地百姓還是忍不住去問他什麼時候離開。

六月二十六清晨,天蒙蒙亮。

紀楚跟李師爺他們便收拾好行裝。

來的時候是他們幾個,加上李紋,紀振。

走的時候有他們四個,還帶上了十來個地方跟著的差役書吏。

即使紀楚說,以後他們大概率不會回曲夏州,不知道會被派到什麼地方,可他們依舊要跟著。

說是能跟著紀大人做事,去哪都可以。

安丘縣出來的劉大江,陳永波。

沾橋縣跟著的溫淳等人。

甚至還有在數科做事的祝亞祝耘兩兄弟,他們也是安丘縣人士,如今在作坊園當差。

聽說紀大人要走,兩兄弟一商量,定然要跟大人一起離開,說他們現在也是有用之人,願意聽大人差遣。

加上弓春榮的一個堂弟,還有通拜村茶館老闆娘的侄兒,從常備軍退下來的兩個士兵,等等。

再加上三四個人的家眷,他們隊伍也不到二十人。

對於從五品的官員來說,人數並不算多。

但對於來的時候而言,已經不少了。

紀楚看著眾人,又看著後面的馬車,趁著城門剛開,這會就走。

小宋訓導是為數不多被請來送他的,也是幫紀楚處理後面的事:「放心吧,這裡有我,有什麼事,咱們及時通信。」

幾人邊走邊說,到了城門口,小宋訓導已經泣不成聲。

回想這幾年的經歷,真是不知道說什麼好,總覺得恍然如夢。

改變他生活最多的紀大人都要走了,以後要如何,真的不知道啊。

紀楚拍拍他肩膀,不再多說,可剛抬頭,就看到城門外等待的百姓。

按理說城門開了,他們應該排隊進城才是,可大家都沒動,而且門口的人明顯比平時多。

因為這些人,都是來送紀大人離開的。

曲夏州各地百姓,但凡知道消息的,都攜家帶口過來,門口基本上都是人。

要不是各縣害怕出事,攔了一部分,只怕人會更多。

曲夏州十七個縣的縣令基本都在這了。

而他們手裡,每個人都有一把傘。

萬民傘。

上面有著無數百姓的名字。

這是當地百姓們發自內心的敬仰之情。

不是紀大人,他們真的不會有如今的生活。

他自從來了曲夏州,無論哪一件事,都是為了普通人好。

從冬日扶濟,再到他走之前的良種分配。

全都是逆著鄉紳豪強們的心愿來的。

數科一眾人等,更是站在城門前道:「不讓我們來送,是不可能的。」

就是紀楚沒說過自己什麼時候走,可他們能打聽啊,他們能觀察啊。

尤其是數科的匠人夫子們。

自從紀大人為蔡夫子開闢一條路出來後,整個平臨國的匠人夫子便不再罕見,如今都變得順理成章起來。

衝著這份恩情,若是不來送他,那他們算什麼?

紀楚看著眾人的表情,深深一拜。

都說他幫了大家,可殊不知如今的一切,也是大家一起建設起來。

百姓哭聲中,紀楚接過那幾把萬民傘,上面還有不少熟悉的名字,人群更有不少熟悉的面容。

這次是真的要走了。

近七年的時光,確實很不容易,但這也是美好的回憶。

「走了。」紀楚朝眾人擺擺手,翻身上馬。

去往下一個地方。

原化州。

或者說回原化州。

能回老家,李師爺他們還是高興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