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當縣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43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還好火器填補這部分空缺,否則舊武器都不想送給嶺鞍部落他們。

曲夏州州城。

廖知州一直想紀楚聊這件事。

之間插了良種的喜訊,便把這事暫時擱置了。

等五月底,夏收基本結束。

這才找到時間。

紀楚被喊到知州書房的時候,還以為是良種分配的事。

全州三處試驗田的,一共五百畝的良種,差不多產出二十多萬斤的種子。

這些種子如何分配,衙門都快搶破頭了。

錢在地上,誰不知道撿起來?

這麼好的種子不搶?那是傻子嗎?

就連隴西其他地方,都有這個意思。

但紀楚跟戶司卓主事商議的時候,倒是有別的想法。

廖知州看他興致勃勃,又把想說的話壓住,開口道:「你是什麼想法?準備如何分配。」

都是自己人,不必客氣的。

紀楚道:「給曲夏州最窮的幾個縣多發,尤其是還要被救濟的人戶發。」

廖知州聽著,並不覺得意外,無奈搖頭:「這事,只有在咱們州能這麼幹。」

良種便是真金白銀,換個耕耘不夠深的地方,各地縣官都能不同意。

各地鄉紳大戶,更會有意見。

這些良種,多半會分給富戶,又或者納稅大縣。

根本不會像他們這裡,分給窮地方,還要優先需要救濟的孤寡之家。

但廖知州對此是沒有意見的。

畢竟他知道紀楚的行事作風,這便是他的性格。

雖然不愛說,卻最憐貧惜弱。

紀楚道:「曲夏州發展了,總要人人都得到好處才行,若再發給有錢人的,豈不是富者越富,窮者越窮。」

那不是一個健康的社會啊。

解決好分配問題,才能解決大部分矛盾。

廖知州點頭:「好,就這麼辦,若下面人有意見,就讓他們來找本官。」

曲夏州各縣根本不敢有意見。

廖知州武官出身,絕對不會跟他們客氣。

再加一個紀楚,身上功績無數,文武都有官階,誰敢多講。

所以說,在這裡扶貧濟弱,是最容易的。

誰讓這裡是曲夏州,他們在這多年了。

良種分配的事情定下,基本不會再有問題。

那廖知州就要說他的事了。

提起這事,他先站起來走了幾步,然後才道:「年末我就要離任了。」

離任?

去京城?

紀楚對此並不算意外,廖知州為新皇心腹。

今年剛考了鄉試,明年便是會試,更需要自己的人手在京城看著。

現在是五月底,如果想要趕在年前述職,至少也是十月初就要出發。

紀楚好奇:「那是哪位同僚接任?」

說到這,李師爺渾身一震。

接任?

他們大人不會又要身兼兩職吧。

好在廖知州很快回答:「朝中閣老舉薦的一人,特來接手,估計八月上旬就能到。」

曲夏州跟其他地方不一樣,說是重地也不為過,派來的人是閣老的學生,能力極為不錯。

畢竟本地的稅收加上工業作坊園,必須派利害人物過來,否則這一攤子事,不是誰都能處理的。

李師爺鬆口氣的同時,又有點失望。

他這是怎麼回事。

大人如此年輕,難道讓他直接當知州,那位置也太高了。

正想著,廖知州道:「這些倒不是關鍵。」

廖知州躊躇一會:「皇上還有一個想法,不過先看看你的意思。」

還有他的事?

調他去京城嗎。

這讓紀楚有些為難。

京城人情複雜,不如地方上做事順暢。

就比如良種分配的事,放在京城,哪有這樣簡單。

但這次他也猜錯了。

廖知州道:「皇上想委派你為欽差,去調查兵器作坊貪污一案。」

這裡的兵器,指的自然是冷兵器。

廖知州細細講了前因後果。

從去年商議打仗,再到隴西右道五州府籌集款項送到邊關,都是支持邊關建設。

這些事情看似都很順利。<="<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