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當縣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2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再晾他們一陣,年後再緩和關係。

畢竟過了正月十五之後,隴西右道五個州府,就要一起商議軍隊後勤的事了。

那個時候給點好臉色,更好辦事。

李師爺咋舌。

那他們這個年,是真過不好了。

不過能長長記性,也算不錯。

說起來,隴西右道五州府,在軍隊後勤這件事上,明顯有以曲夏州為首的意思。

就連永錦府也不例外。

畢竟經過這麼多事,大家也都明白紀楚的本事。

再者給補給也是紀楚先提起來的。

不出意外的話,等到年後,其他地方的通判會齊聚曲夏州,跟紀楚一起商議後勤補給事宜。

這也是紀楚跟李師爺要在年前就做好準備,讓自己心中有數。

這份默契,被很多人看在眼裡。

不由得想到當年的事。

紀楚當縣令第一年,他那的糧食均產,直接成為隴西右道倒數第一,還成為不少人的笑柄。

誰想到第二年,人家直接成為第一啊。

迄今為止,那安丘縣的糧食畝產,在整個隴西都名列前茅,說是他們那的糧種是專門培育,所以產量很高。

到如今,紀楚更是成為隴西右道領頭羊一般的人物。

可大家都是心服口服的,若不是服氣,你也學著紀楚做事?看看能不能做成功。

說到這些,在隴西時間長的官員都知道,但剛來的年輕官員卻是不了解的,總是聽得津津有味。

不少人都想跟著自家通判一起,去見見這位厲害的紀通判。

過完年,又是新年號了。

從安建三十五年,再到康絳元年,也有喊安建三十六年的。

反正今年又是新的年份。

年前通知就下來了,稱為漳興元年。

年號對普通人來說,也是來計算時間的,也沒那樣重要。

但對朝廷來說,意味著權力一點點過渡。

更別說今年還是鄉試年,明年會試再一開,這些年的學生便都是新皇的門生。

朝中臣子也會慢慢向皇上靠攏。

平臨國的局勢就能更加穩定。

至少紀楚希望如此。

真要打仗,受苦的一定是普通百姓。

所以為了避免這些,今年的邊關建設,一定要認真細緻。

事實上。

不管是西北邊關,還是廣寧衛,以及沿海商船,都飽受外族侵擾。

今年春天,對西北邊關來說,更是一種考驗。

打仗的事,紀楚幫不上忙。

但這後勤補給,必然跟上!

紀楚這邊已經做好準備,另外四個州府經過雞飛狗跳的年節,也終於定下撥給常備軍的預算。

他們都等著京城回消息,只要那邊點頭,他們就可以行動了。

岳將軍甚至派人專門過來問問,估計也在等消息。

漳興元年,正月十七。

朝廷的文書也是加急發來的。

同意隴西右道五州府的預算。

再令紀楚監管此事,由他調配各地預算。

對於這個結果,他們怎麼一點也不意外啊!

簡直在紀楚本就高的官職上,又層層加碼。

紀楚對此倒是坦然。

他對李師爺道:「還記得咱們過年那會,說今年是鄉試年。」

記得啊。

李師爺已經傻眼了,還要紀大人繼續跟他解釋。

「皇上缺人用。」

畢竟才是漳興元年。

太子那邊的人,確定不好用了。

想要有自己的班底,至少要等鄉試,會試過了之後。

才能逐步安穩。

也就是說,這幾年裡,紀楚這官運,還遠遠沒有到頭。

新皇那邊也是。

知道一個人好用,就往死里用啊。

紀楚很懷疑,會不會是許義許大人給新皇出的主意?

因為怎麼看,怎麼覺得眼熟?

皇上甚至還送來上好的布料金銀,明顯是犒賞他的意思。

李師爺還是搖頭:「皇上是缺人用,那也是您好厲害,所以如此優待。」

李師爺頗為激動。

楚哥兒身份水漲船高,他肯定也跟著升啊。

如今不過一介秀才,就能做通判的師爺,還是如此被重用的通判師爺。

跟對領導,就是不一樣啊。

再想到紀大人接下來要做的水泥。

就等著整個平臨國知道他們大人的本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