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當縣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25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要麼是岳將軍跟他說了什麼, 要麼是京城那邊提前給他消息。

或者是他自己猜測到的。

無論哪個可能,都讓人徹底服了他。

經此一事,估計再也沒人敢亂說什麼。

還敢亂說, 那就看看這些人的下場啊。

他們正想方設法給紀楚道歉!

但各地一時間也走不開,正在忙預算的事。

他們本就惹了禍,還要想辦法彌補。

至少讓紀楚消消氣。

否則他再做點什麼手腳,那他們就完蛋了啊。

官場上,誰經得起這麼多風波。

一邊是預算的事,一邊要跟紀楚求饒,只好不停地寫信。

紀楚每到逢年過節,需要回復的信件本來就多,這次更是離譜,只好把這些人的信退回去。

這態度,更讓這些人咬牙切齒。

可紀楚越是這樣,他們越是不敢再多嘴。

欺軟怕硬,就是這些人的本能。

整治幾次就老實了。

其他人看著,心裡大概也知道怎麼回事,私下裡還說:「本以為紀楚脾氣不錯,流言蜚語那麼久了,也沒見他處理,沒想到一玩就玩個大的。」

「紀楚脾氣好?你是不是聽錯了啊。」

「挺好的吧,我跟他公事上有往來,相處得挺好啊。」

說話的人忍不住笑:「那是因為你脾氣也好,所以紀楚對你如此,你不看看那些性格惡劣的人,他又是如何行事的。」

紀楚簡直是一面鏡子。

對他好的人,他必然會回報。

對他不好的人,下場如何,大家心裡明白。

反正不管怎麼樣,經過這事之後,紀楚在隴西右道的風評直線上升。

各地鬧事的也已經老實了。

除了曲夏州之外,各地都在趕製軍需補給的預算。

看看各家能挪出多少銀錢給到西北常備軍。

翻出幾十年前的預算來看,那時候給出的銀錢可不少。

不過當年的經濟跟如今不能同日而語。

和平發展這樣久,無論什麼地方,都會有所進步的。

尤其是隴西右道基本能種油菜跟棉花,這兩項產業著實提高了五州府的稅收。

即使不如曲夏州,不如永錦府跟咸安府,那也差不到哪去。

越是看到這些帳目,越能感覺到紀楚給隴西右道帶來的改變。

不是他的話,那會有如今的愈發繁榮的五州府?

尤其是這幾年的稅收,明顯增加了不止一倍。

「按照紀楚的功績,他就算直接開口,說插手五州府的事,其實也有資格吧。」

「對啊,你看著油菜籽的稅收,再看棉花收益。」

「再看看大家身上的棉衣。」

開口說話的,正是咸安府戶司安主事,他跟曲夏州的蔡一繁,紀楚關係還不錯。

以前那些人也愛擠對他,說他舍了本地商戶的利益,討好曲夏州的農戶。

可實際上,因為油菜籽定價公平穩定,惠及的不只是曲夏州,是所有種油菜的百姓。

包括咸安府的農戶。

這會提出,讓大家看看身上的棉衣。

如今他們隴西一帶,哪家不穿棉衣?

別說什麼俗氣不俗氣的。

這有暖和重要嗎。

真正有家底的人,或許不需要棉衣,可以穿上好的皮貨。

但就算自己不穿,家裡小廝下人們不用嗎。

誰家老爺夫人要敢說,棉衣俗氣,所有下人一律不准用。

你看這些下人們跑不跑,罵不罵人。

就連他們自己,晚上也是蓋棉被的,誰讓這東西真的暖和。

想到這,不由覺得,之前罵紀楚的話實在過分了。

反觀曲夏州這邊,州衙門基本已經放假,今年事情雖然多,好在都處置得妥當。

明年要做什麼,大家心裡都是有數的。

而且經過工司景主事周旋,已經買來大量原材料,等明年開年就能動工。

只是工業作坊園又要擴建一圈,從原本二十多個作坊,發展為三十多個作坊。

商業訂單跟火器訂單也能重新分配,好讓一切都平衡起來。

工司明年還有個重擔,那就是邊關城牆以及工事的修繕,大概率會提上日程。

這件事不止曲夏州一處工司來做,大概率是五州府一起。

紀楚雖然不是工司的人了,但他到底是通判,軍事上的事跟他也有關係。

他跟景主事已經商議好,邊關的工事跟城牆修建,他肯定會去負責。

趕在年前,隴西右道五州府為常備軍後勤籌集款項的事,自然也送到岳將軍手中。<="<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