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當縣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23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除了這位之外,還有幾個官學的學政,覺得他扶持數科,打壓儒學,對他很不滿。

再加上他官運亨通,還擋了不少人的路。

林林總總算下來,無形之中,自己竟然結了這麼大仇?

「幸好發現了。」李師爺看著人員名單,還心有餘悸,「這幾個人家世不俗,在江浙還有產業,怪不得不滿。」

「這幾個科舉成績極好,但一直沒有晉升,所以也不高興。」

「大人,接下來怎麼辦。」

紀楚卻並未多看,只讓人注意他們的動向,開口道:「不做什麼,他們也不算真正的敵人。」

知道是誰對他不滿就行了,沒必要直接報復。

對於同僚,或者說對於平臨國的人,紀楚並不會做什麼,因為接下來的事,自然而然會改變他們的看法。

如果等事發之後,這些人依舊不收斂態度,那就別怪他一個個針對了。

紀楚雖然笑眯眯的,可李師爺卻默默摸了下胳膊的雞皮疙瘩。

不要跟紀大人作對啊,大家怎麼還沒想明白。

就在為常備軍後勤補給之事在隴西右道鬧得沸沸揚揚時,京城那邊情況差別不大。

已經進入臘月,京城的街道上依舊人來人往,大雪並未阻礙大家出門。

先皇去世,太子去世,讓京城百姓在家憋了好久,等新皇登基之後,又看了看情況,這才敢經常出門。

不管朝中怎麼想,反正百姓們覺得新皇的事沒那樣多。

而現在的勤政殿裡,已經為軍備之事吵了很久。

大概意思不用贅述。

基本跟隴西右道那邊情況差不多。

都覺得如今的軍備已經夠用了,朝中為數不多的銀錢,應該用在其他地方。

而且應該施行先太子的仁政,少生戰事才好。

「再說了,火器的作用那樣大,不是已經彌補了軍備的不足,何必再花銀錢。」

朝中抱著這樣想法的官員還有不少。

主要是朝廷哪裡都要用錢啊。

同時,也是保持自身話語權的一種做法。

維護什麼不重要,維護自己才是關鍵。

就像隴西右道幾個地方官員,多是因為自身利益不夠多,這才對紀楚不滿。

京城的情況基本一樣。

新皇看著眼前眾臣子,只覺得自己當了皇帝之後,有些明白父皇當年的獨斷專行。

你若退一步,那這大臣就會進一步。

等你再進一步,他們反而老實了。

至於他手中這次的籌碼,更是足以讓他們閉嘴。

「大哥仁慈,大家都知道。」新皇緩緩道,「大哥在世時的,對我們這些兄弟姊妹,都是很不錯。」

大臣們連連點頭,新皇看著眾人的表情,自然知道哪些是先太子留下的,哪些是自己人。

「回陛下,正是如此,才要實行太子的仁政啊。」

只有這樣,才不會動他們手裡的權力,才不會讓大家日子難過。

可新皇並不理這話,繼續道:「尤其是對二哥,大哥更是仁厚大度,不管二哥犯了什麼錯處,都不會真正責罰。」

這不是廢話嗎。

二王爺那是太子一母同胞的兄弟,情況自然特殊。

當年也因為這事,太子黨員內部也有紛爭。

許大人就是其中一個,對太子包庇二王爺有些不滿。

許義許大人抬頭,想聽聽新皇葫蘆里到底賣的什麼藥。

說白了,大臣們借著先太子博弈。

想維持先太子的舊政,不要做太多改變,那樣他們就不會受影響。

而新皇想要實行自己的新政,必然要動這一塊。

所以他基本不會主動提起先太子。

那此刻提起這些做什麼?

不僅提起先太子,還提起二王爺。

二王爺都被天雷劈死了。

不說那位怎麼死的,反正是沒了,是您坐這個位置,何必再提呢。

就算包庇二王爺有錯,可人都沒了,再提幹什麼啊。

新皇深吸口氣,語氣帶著痛惜:「可大哥不知道,他到底包庇了個什麼樣的人!」

能是什麼樣的人。

在場諸位可是太清楚的。

對二王爺的死並不覺得難過,沒有直接拍手叫好,都是對得起太子殿下當年的知遇之恩。<="<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