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當縣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0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也難怪一個工業作坊園的稅收,已經逐步超過曲夏州的田稅收入,誰讓他們這裡與眾不同。

再聽著裡面的爆炸聲,不少人都往裡面看。

怎麼這聲音越來越大了,好像威力更強了啊?

西北嶽將軍,廣寧衛鄧將軍,全都在翹首期盼。

火器!

什麼時候能正式亮相!

第89章

曲夏州, 工業作坊園,數科研究中心。

紀通判最近都在這裡,準確說是在火器司的臨時辦公點。

而聚集在這裡的, 既有寫過數科教科書的蔡夫子,還有數學傳人張玉春張夫子。

甚至連劉學政也在此地。

原因無他。

研究火銃, 真的有意思!

長火銃, 短火銃都有它的妙處。

其中的機械原理,怎麼算怎麼精妙。

如何保證射程的同時, 還要保准精準度,並且能跟槍管配合好, 讓槍管不炸膛,不卡殼,都有學問。

以至於普通學者在這根本插不上話。

紀楚倒是能插上話,但他跟之前差不多,只提供思路,不提供具體的解決方法。

說人話就是, 他只提需求!不管能不能做成!

搞得劉學政他們, 既嫌棄又想聽紀楚的想法。

你說你!

也來研究數科多好, 總覺得你有這個天賦的!

研究火銃這邊的人熱熱鬧鬧。

而另外一個地方的夫子們則極為沉默。

只是他們搞出來的東西,就沒那麼沉默了。

「火藥的量不夠足。」

「威力太小了。」

「裝填速度也慢。」

「穿雲道長, 你搞的炸藥, 只有這個威力嗎?」

聽著他們的話, 紀楚再看著碩大的炮彈。

你們這是要開山嗎?

比足球還大的炮彈, 還覺得小?

紀楚早就把火藥比例說給穿雲道長聽, 他們還按照不同的比例,調配不同類型的彈藥。

現在還覺得威力不夠,一定要加量才行。

也就是岳將軍他們還沒來, 不然肯定激動地搓手。

所以別看火炮組的夫子們低調,可他們搞出來的炮彈威力卻極大。

這就是,爆炸就是藝術?

好在他們還有穿雲道長這個安全指導在,而且實驗的時候多是在穿雲道長家的道觀後山,那片荒山如今也被圍起來,專門用來做實驗。

至於最後一組,紀楚心裡給他們起了個外號。

勤儉節約小組!

手榴彈小組成立之初,紀楚的要求便是,便宜,容易做,穩定。

土質手榴彈甚至不需要鐵,只要有木頭手柄即可,裝填的彈藥要穩定,而且能夠大量生產。

不出意外的話,這會是戰場上最便宜,最大量的武器。

非常適合西北常備軍,以及廣寧衛作戰使用。

因為有這個要求,選來的夫子們,也都是精打細算類型的,總之怎麼省錢怎麼來。

其中很多巧思,放到現代,可能會被大家說不可能,但就是能做出來。

三個地方各有側重點。

但他們的進展都很快,畢竟是紀楚帶著做的。

誰不知道紀大人對時間要求一向嚴苛?

紀楚聽著這個傳言,怎麼越傳越過分了啊!

不過他確實不會澄清就對了。

整個九月份,臨時成立的火器司都在飛速發展。

因為有之前的冶煉基礎,再加上合適的人員,以及成熟的火藥配比。

火器重啟計劃,遠比將軍們想像中進行得順利。

這是肯定的啊。

在等朝廷同意的時候,他這裡就已經著手準備了。

尤其是冶煉處,他們發明的新型冶煉爐,已經成為整個平臨國最先進的爐子,不少人都想來學學怎麼造的。

紀楚肯定不會阻止大家學習,但同樣要給設計者一部分費用。

沒有費用,如何有持續的發展的?

當然專利也是有期限的,不可能永遠不開放。

這其實對很多人來說衝擊很大。

因為秘方秘技這種東西,在古代可保全族富貴,能夠世世代代相傳。

可惜新型冶煉爐研究的基礎,就是在數科,還是在紀楚的指點下完成,沒有人能獨占功勞。

既如此,拆分出去授權,自然也沒有人能反對。

古代很多秘技,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失傳。

就比如白疊子的種植技術。

倘若不是碰巧遇到白婆婆,棉花種植推廣不會如此順利。

而這種開放的風氣,促使曲夏州數科的學者越來越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