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當縣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01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準備來說,從去年六月底先皇去世,一直到如今的四月底,將近一年的時間,都在喪事上打轉。

讓紀楚更加意外的是,就連今年的年號,五王爺都沒更改,仍然按照太子所說的舊例,也就是康絳元年。

仔細想想,又明白對方的用意。

實在是前頭死的人太多了。

先皇,太子,二王爺接連去世。

甚至連世子都病了。

那些告老還鄉的,以及二王爺黨羽都把矛頭指向五王爺。

理由很簡單。

這件事誰受益誰就是兇手。

此話簡單粗暴,卻也並非毫無道理。

不管過程對不對,結論沒問題。

死的人太多,五王爺為了手中權力穩固,也要盡力安撫更多人。

再加上手中太子舊黨太多,沒有完全消化之前,必須小心謹慎。

現在的五王爺只盼著前世子,如今的小王爺身體趕緊好起來,否則他身上的指責就更多了。

紀楚如今就在京中,大約明白這是太子妃最後的努力。

不是為了奪權,只為了世子能保住性命。

看到五王爺不改年號,就說明這是有用的,雙方基本維持了平衡。

五王爺登基的日子,就定在五月二十六,欽天監算過是個好日子。

不得不說,五王爺的動作可比太子快多了。

這期間還把積壓的政務處理得七七八八,內閣重新組建起來,讓大家趕緊辦公。

確實有不少事情都壓在勤政殿,遲遲沒有處理。

比如,火器重啟的文書。

五王爺最後核准簽發,卻並未送到紀楚的手中,反而把薛明成召過來談話。

薛明成一早跟著五王爺做幕僚,以前都是有什麼說什麼,最近身份轉變,反而有些不自在。

君臣都在適應這種關係。

提起紀楚這人的時候,更是如此。

未來君主問臣子:「紀楚改主意了嗎。」

從一開始,紀楚就沒打算留在京城,五王爺顯然看出來了。

他想問的是,最近有沒有改主意。

之前無人問津的六品官員,到如今炙手可熱的新秀,手中的權力早就非同一般。

只要紀楚點頭,他就能留在京城。

所以他改主意了嗎。

薛明成稍稍搖頭。

沒有,紀楚依舊想走。

薛明成如實答:「他說數科還未建完,還有很多事情等著處理。」

「京城做不成。」

放在之前,五王爺跟薛明成都覺得這太誇張了。

可真正做了儲君,他們才知道這話再真不過。

很多事放在曲夏州可以做,放在京城,確實有阻礙。

這讓五王爺十分為難。

紀楚是個難得的人才,他真的不想把人放走的。

留在戶部,必然可以迅速充實國庫。

憑他的能力,此事並不算難。

可紀楚想做的事,卻又不能只在京城。

尤其是火器重啟這件事,只能在曲夏州做。

一向果決的五王爺都犯難,跟薛明成齊齊嘆氣。

要是紀楚能分成兩個就好了。

怪不得許大人之前總讓紀楚身兼兩職啊。

哎,要是京城跟曲夏州之間,能一日之間來回,確實可以讓他做兩件差事。

紀楚完全不知道五王爺有這樣可怕的想法,他只是在等那份文書啊!

您登基之前就答應的啊!

再聽許大人說,內閣已經把火器重啟的文書批覆好,就在王爺那裡,倒是給他啊。

雖說已經造出來火雷,但其他火器還沒個蹤影。

只要有了火器重啟的文書,給他一年時間,絕對能讓西北常備軍,以及廣寧衛都裝備上火器。

還有沿海一帶的貿易保護,同樣需要火器。

這點五王爺自然知曉。

接手政務之後,他才知道父皇跟大哥以前都在愁什麼。

這麼大個國家,哪裡都需要銀錢,修河堤,修官道,這邊軍備,那邊賑災,真恨不得能變出銀子。

可惜變是變不出來的。

他現在有兩個選擇。

一個是讓紀楚留下來,給平臨國的國庫搞錢。

第二是放他離開,去造火器。

五王爺之前都敢提前自稱皇帝,現在卻拿不準這個想法,實在頭疼。

好在五王爺不是磨嘰的人,他直接道:「召紀楚進宮,本王與他詳談。」

紀楚如今住在許家,還好許家距離皇宮很近,說去就去。

聽說紀楚已經來了,五王爺忍不住道:「以前讓他過來幫忙,也沒那麼快啊。」

由此可見,他的目的肯定不是留在京中,而是帶走火器重啟的文書。

上次驛館見面之後,五王爺,薛明成,紀楚,以及李師爺,還是頭一次私下會面。

但跟那晚情況不同。

那會五王爺前途未卜,薛明成精神緊繃。

紀楚則拿自己性命在打啞謎。

李師爺?

李師爺表示自己什麼都不知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