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當縣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7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但京城離他們這太遠了啊。

就算想做個態度,也沒人能看到,何必呢。

他們這些偏遠之地的官員,心裡想得都差不多。

所以八月十二聽到消息,等欽差八月十六走,還偷偷補了今年中秋小聚。

用最偏遠地方百姓的話說:「又不是我死了爹。」

不過要說毫無影響,那也並非如此。

州城裡很多事情,都變得低調不少。

這也是有好處的,曲夏州這兩年愈發火熱,確實該壓一壓浮躁的風氣。

等到八月二十左右,城內便恢復往日的繁華。

工業作坊園繼續建設。

各地的油菜籽商販也陸陸續續過來。

以及預定棉衣棉褲的,都在往沾橋縣跑。

所以紀楚找廖知州聊武備發展一事,也很合理吧?

兩人再坐下來聊武器裝備,都收到許大人的信件。

說是七月下旬那會,太子已經讓人草擬火器重啟的文書。

可惜還未簽發,皇上駕崩,宮裡壓著不少文書都沒處理。

這種時候,即便是太子妃都不能催促,何況其他人。

而且太子殿下「專心喪儀」,一切都要做得「盡善盡美」。

紀楚跟廖知州都無話可說,還是紀楚打破沉默道:「倘若這般,至少半年不能理事?」

雖說各朝喪葬都有簡化,倘若新皇著急點的,半個月一個月,就會正常上朝。

如果真的要專心喪儀,還要盡善盡美,那就是七日而殯,七月而葬。

如今八月份了,至少要到明年二月份?

這期間,只怕廣寧衛仗都打兩輪了,他侄子都該上戰場了。

此時書房裡,只有廖知州以及廖知州的親隨,還有紀楚跟李師爺。

聽到紀楚的話,皆是唉聲嘆氣。

對於前者來講,他們都是軍中出身,恨不得立刻發展出厲害的軍備,好讓同袍兄弟們免受危險。

對於後者講,那也有自己的親人在邊關,李師爺唯一的兒子已經在路上了。

可事到如今,只能再等等。

畢竟太子的態度太明顯了,誰會在這觸霉頭。

就連許大人都是同樣的意思,讓他們不要著急。

紀楚聽著廖知州解釋,也點了點頭。

既然不好再提火器重啟,那就不提了,等等再說。

可他想請求另一件事。

「跟縫紉機相關。」紀楚說著,又開口道,「如今縫紉機的問題很明顯,便是其中的鋼鐵太過粗糙。」

縫紉機已經是曲夏州十分重要的物件。

可以說這東西不僅讓數科一戰成名,更讓曲夏州都在全國揚名,肉眼可見,以後還會是本地稅收來源之一。

話是這麼講,可紀楚硬生生拐到這裡,讓眾人都覺得怪異。

以前也沒聽你提起過啊,這是怎麼了。

而且縫紉機損耗大,之前不就提過嗎,多數商戶是可以接受零部件損耗的。

紀楚繼續道:「要說鐵製品的粗糙,並不是尺寸差異,只要給出合理的標準,匠人們手工調製,還是能做出大家要的標準。」

「問題就是在於,有些鐵製品的硬度不夠,承受不住高強度的壓力。」

廖知州等人剛開始還在點頭。

後來越聽越不對勁。

你說的這是縫紉機,還是火器?

如今火器的問題,不就在於不穩定嗎。

炮筒跟火銃的杆部,大部分的問題都出在承受不住火藥的威力,從而炸膛。

紀楚道:「所以想請數科的夫子們,研究出具有穩定性的鐵製品,最好可以大批量生產。」

總之就是改進如今的鋼鐵製造。

這需要一樣東西。

大量的煤炭,以及合理合法的索要鐵礦。

所以需要廖知州批准。

只要研製的地點,就在工業作坊園啊。

那邊已經初具規模,可以進行研究了。

說到這,廖知州已經完全明白紀楚的想法。

上面還沒鬆口讓他們研究火器,那他們就不研究。

可搞一搞鋼材還是可以的吧?

如今的縫紉機,缺的就是好鋼材。

如果能大批量地生產,那對縫紉機百利而無一害。

紀楚拱手:「縫紉機可以提高全國的紡織進步,如果能把其價格降低,就更能走進千家萬戶,讓縫製衣裳不再成為難事。」

「而且好鋼材,還能用在更多的地方,諸如本地的各項農具,以及各項運輸行業,都能從中獲利。」

「這是於國於民的好事啊知州大人。」

此話誰人不知。

可你這也太大膽了。

廖知州之前還在說,許大人不會是想錯了,紀楚這人哪有反骨,可好說話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