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家甚至還在慶幸,自家沒去湊那個熱鬧。
不說這些了,白疊子且先放放,把布料針線單子拿到手才是真的。
這轉轉手就是大筆銀子啊。
紀楚剛來,就在商賈圈子裡傳了個遍,自然也傳到衙門眾人耳朵里。
紀大人來了!
從典吏升為縣丞的馬泰馬縣丞最為高興。
還有如今是主簿的傅康傅主簿,同樣站起身。
這沾橋縣多少人,都是紀大人的學生故吏啊!
如今沾橋縣縣令顏驥也起身道:「終於來了,快快快,我都要愁死了。」
他們衙門氛圍一向輕鬆,顏縣令說起話也沒什麼遮攔。
旁邊的董千戶,紀振,李紋也有點高興。
反正現在事情已經說了,沾橋縣這邊接到這麼大的訂單,先是高興,隨後又怕自己做不下來。
當然了,他們誰也沒想把這麼好的買賣拱手相讓。
只要這十萬訂單做下來,對沾橋縣來說,就能做長久的棉被服生意。
到時候的沾橋縣,只怕後發先至,蒸蒸日上。
極為喜歡棉花的顏縣令,哪能不去做。
他在京城就覺得棉花極好,還跟人辯論過。
但辯論哪有實際做成,更讓人信服?
顏縣令無比感激紀大人,真的給他這個機會啊。
所以知道這件事後,便立刻向各地收購棉花,彈好的是一個價,沒彈好的又是一個價。
不出意外的話,曲夏州各地多數都會送來彈好的棉花。
實在沒時間的,那也沒事,沾橋縣好幾台大型彈花機呢。
總之第一時間,顏縣令便帶著眾人操辦此事。
隨後一撥撥商賈過來,讓顏縣令意識到事情沒那樣簡單。
是啊,這是做棉衣棉褲。
不僅要棉花,還要布料針線。
還要熟練的縫紉工。
需要花錢的地方好說,這棉衣棉褲也不是不掙錢,那董千戶他們還把定金給了,剩下的銀錢已經寫信回廣寧衛,很快就能撥過來。
重點是,熟練的紡織工,這要哪裡找啊。
而且給士兵們縫製,必然要結實耐用,一點都不能馬虎。
好在李紋跟紀振提前過來,就是說明這事的:「紀大人忙完州城的事,便會過來了,他讓您放心,只要做好前期的事,到縫紉的時候,自然有好辦法。」
自然有好辦法?
這是什麼意思啊。
換其他人講這些不著邊際的話,顏縣令肯定生氣。
可說這話的人是紀大人,便讓他開始期待了。
現在紀大人一來,顏縣令便立刻去迎接。
說起來兩人不過一年多未見,紀大人已經成為正六品官員,這個升職速度是真快啊。
紀楚帶著公事過來,眾人也是稍稍寒暄,便開始了解十萬棉衣的進程。
顏縣令介紹道:「今日三月初七,派出的人已經在各地收購棉花,跟去年冬天的價格一樣,分為彈好的跟沒彈好的,陸陸續續會運到沾橋縣。」
「沾橋縣騰出幾個庫房,專門用來安置棉花,而且地方都比較乾燥,不會出問題。」
也就是說,棉花,以及棉花的前期處理,都不用擔心。
第二步,便是購買其他材料。
布料針線。
預計在四月十五之前採購完畢,同樣分批次運過來。
第三步,開始進行縫製。
「現在有兩個方法,一個是馬上開始招工,幸好四月到七月中旬,這期間田間的活不算多,應該能招到不少女工縫紉衣裳。」
「二是把這個活分出去,周邊幾個縣,乃至永錦府都能幫忙。」
顏縣令細細盤算過,其他東西還好,三個月時間做完十萬套棉衣棉褲,實在太吃力了。
平均到每天,至少要做一千一百一十二套棉衣棉褲。
要做到這個數量,則需要六千七百多人左右同時開工。
六七千人的行當,放哪都不小了。
整個沾橋縣,哪裡找來那麼多熟練女工。
而且這還是最理想的狀態了。
所以才會有顏縣令說的方法。
把活分出去,讓更多人一起做。
這也是個方法,但期間的時間成本,以及中間產生的誤差,就更要計算。
總之一句話,沾橋縣吃不下這麼多買賣,實在太勉強了。
如果提前分出去呢?
現在就分給永錦府?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