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當縣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47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他家是曲夏州最普通的人戶,帶上老爹一家四代,共有六七口人。

朝廷要田稅多的時候,他們險些把田地全賣了,之後田稅少了些,才又開了些荒田。

這個李家看著周圍其他人種油菜,也就跟著學。

再之後,油菜就不用講了,這份收益讓他們家還把之前的田地贖回來。

聽說那地主家是被警告,不准拿著田地不放手。

這些東西他們都不太懂,反正有田之後,就要蓋屋,這是所有普通百姓的想法。

可惜去年只想著蓋,忘記種棉花了,讓他們只能看著周圍人穿上棉衣。

去年耽誤,今年可不能。

李老漢早就盼著種棉,早就盼著做棉衣棉被。

都說這東西,比獸皮還保暖。

是真是假他們不知道,反正跟著做肯定沒壞處。

李老漢一高興,今年種了整整一畝地的棉花。

雖然伺候莊稼的時候很辛苦,但如今看著白花花的棉花,還是欣喜的。

所以十月初五一大早,他們全家就去摘棉花。

摘完之後自己跟兒子送到彈花作坊。

媳婦,女兒,兒媳婦則在家縫棉衣的布料。

家裡七口人,李老漢咬牙做了決定,家裡老父親一身,兒媳兒子,還有未出嫁的閨女,一個小孫女。

再加上自己老兩口,一共七身衣服。

棉被只做四條。

老爹的,自己跟媳婦一條,兒子一家三口,還有閨女的。

做這麼多東西,要的布料可不少,即使新舊布料混著用,也要不少銀錢。

「要不是油菜籽賣出去了,我是真捨不得。」李老漢抱怨道。

村里其他人也點頭:「誰說不是啊,你家還好點,我家十二口人,個個都要棉衣穿,反正我是不做棉被了。」

「你家人口多,種的地也多啊,怕什麼。」

「總不能把家底全花了吧,窮怕了,不敢啊。」

只聽前面又有人道:「把你家剩下的棉花做成棉被,有人收購的。」

「或者去接點針線活,給外地人做棉衣棉被,應該能把布料的錢賺回來。」

這,這可行嗎?

更有甚者道:「那我家都不用棉被服了,全賣出去行嗎?」

這話一說,眾人都看向他笑話:「凍不死你。」

「今年天冷得這樣早,你窩在家裡不出來?還是不多用炭火取暖?會不會算帳?」

「先顧著溫飽,再想你的銀子吧。」

銀子再好,也是要換成物件的,抱著銀子睡?天還沒亮,人就硬了。

百姓們並不愚昧,他們知道什麼是重要的。

先顧好自己的溫飽,有餘力了再去做針線活貼補家用。

李老漢盤算著這件事,家裡做的七件棉被加上四條被子,一共用了六十斤棉,家裡還有一百斤剩下的,要不然做成棉被賣出去?

不對,自己再留一點棉花,把賣棉被的錢換成布料,給孫女單獨做一條被子。

李老漢的兒子肯定願意啊,那是自己閨女,能不想著嗎。

回家說給其他人聽,也是點頭的,李老漢的兒媳婦還道:「可以把我這件棉衣先賣了,立刻換成新布給孩子做被子。」

聽到這李老漢扣扣搜搜拿出攢下的銀錢:「先做吧,反正還能回本。」

全家老少這才明白,李老漢這個當家人,精打細算到什麼程度。

哎,不過大家也沒什麼怨言,日子都是這麼仔細過的,估計想著孩子年紀小,等明年再做也不遲。

但現在能做針線補貼家用,還能把剩下的棉花賣出去賺錢,自然沒什麼好說的,立刻給孩子補上。

陽順縣李家人別提多高興了。

跟他家一樣高興的,在曲夏州各地比比皆是。

只要各家種了棉花,基本能做棉衣棉被,多出來的則有專門的商販收購。

出乎戶司意料的是,不管外來的商販還是本地的販子,全部都老老實實的,不敢坑騙百姓。

問他們為什麼?

「你們戶部有個紀楚對吧?」

紀楚當時一邊收拾沾橋縣的麻煩,還能一併收拾惡意降油菜價格的販子,那事早就在隴西右道傳遍了。

反正附近的販子一聽說棉花,就知道是紀楚的手筆,再想想他如今還在州城戶司,權柄更大,誰敢惹他?

之前那些油菜販子,到現在都沒緩過來。

戶司裴大人還笑:「確實,紀大人早就做好準備,誰敢惡意炒高棉花價格,肯定會被抓的。」

即便如此,一斤棉花的價格,也要在一百五十文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