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了,大家平日除了學習,就是去督造彈花機八號,真的沒空。」
最後實在扛不住,小宋訓導同樣讓他們早點離開,只好道:「給我們時間商議一下好嗎,看看能不能分批交貨。」
不是數科不願意多做,多做他們也有錢賺。
上到夫子,下到學生,都能從中分到利潤。
關鍵是忙啊,真的來不及。
這讓剛從科考場出來的秀才們開眼了。
數科的事情他們都知道。
但根本不知道,他們這樣受歡迎?
也就是州城的學生們趕緊解釋,平日不是這樣的,就是現在不一樣。
為什麼不一樣?
因為棉花。
不對,是因為他們有真才實學。
他們學到的東西非常有用。
沒有彈花機啊,也會是其他東西。
更好用的車馬器具,都可以建造,這就是數科跟工匠學結合之後的魅力。
要說以前的秀才還算吃香,這些年已經很一般了。
完全不如這些沒有功名的數科子弟。
「別看了,你們要去當工匠嗎,奇技淫巧罷了。」
有個酸秀才脫口而出,本以為身邊考生們會附和,誰料大家眼裡都有些艷羨。
旁的不說,有個能賺錢的營生貼補家用,那該有多好。
最近幾年裡,曲夏州百姓的日子越來越好,但跟書生們關係不大。
頂多開了幾家私塾罷了,那也不是所有秀才都適合教書,更有大把的人靠著算帳寫字謀生。
算帳寫字的錢別說養家餬口了,自己吃喝讀書都顧不上。
三年五年的還成,但一直這樣一事無成,自己都不好意思再讀書了。
數科,似乎是個出路。
那些秀才都沒考過的人都能去,他們是不是也能去。
怎麼也是官學下面的數科,過去讀書做事不丟人吧。
「考不上舉人,去數科似乎也不錯。」
「是啊,反正前途是不愁了。」
肯定不用發愁。
看看那人家新數科門前多少人就知道了啊。
人人心裡都有一桿秤,什麼好,什麼不好,心裡都清楚的。
「我反正大概率考不上的。」
「今年這麼多考生,只有十五個舉人名額。」
是啊,只有十五個!
他們寒窗苦讀多年,大多數人,似乎只能在此止步了。
這麼一說,數科似乎真的不錯。
而且大家又不是真正的匠人。
州學有人道:「他們自稱工程師,還是紀大人給的名字。」
工程師,聽著好像不錯,跟匠人還不一樣啊。
眼看考生們議論紛紛,巡考臉色越來越難看,直接道:「紀楚呢,不管他在哪,都把他給我喊過來!」
作為京城禮部派到隴西右道的鄉試巡考,張巡考為正四品大員,這會真的生了氣,就連許知州都要避讓三分。
所以紀楚這次,是真的要直面張巡考了。
「成何體統!看他把官學搞得烏煙瘴氣,這合適嗎。」
大家看的明白。
巡考如此生氣,就是因為有危機感。
那麼多考生都不是傻子,科考不成,自然要選其他路走。
現成的數科擺在這,很難不動心啊。
數科,工程師,聽著好像不一樣。
紀楚明晃晃在跟儒學搶學生,身為儒學大家的張巡考,必然不允許這種欺師滅祖的行為發生。
大家只能暗道紀楚倒霉,他已經在外面躲一個月了。
眼看只要放榜出了成績,巡考他們便會帶著成績離開。
誰料正好趕上棉花快要收穫,趕上數科如此受歡迎。
許知州微微搖頭,也沒什麼辦法,讓手下找到還在巡視的紀楚,讓他回州城一趟。
差役在沾橋縣找到紀楚的時候,十分無奈道:「許知州說,您不用著急,慢慢去就成。」
著不著急,都要面對巡考了。
紀楚看著面前的彈花機十二號,頗有些感慨。
如此大型的設備,只有專業人員才能做出來。
聽說蔡夫子,張玉春他們,已經準備造更高效的機器了。
想到這,紀楚便無比高興。
只有這些機器有進展,便是最好的事。
至於那位生氣的巡考,他回去努力敷衍敷衍。
不過走之前,紀楚對沾橋縣縣令顏驥道:「你這還有收來的棉花吧,給我一些。」
???
幹什麼,憑什麼要給你。
顏驥酷愛棉花,這不是秘密。
他來到沾橋縣之後,不為吃不為喝,只想偷偷摸摸收了棉花。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