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蔡一繁介不介意自己去看他。
事實上,蔡夫子早就把之前的事拋在腦後了。
他現在搓著手,準備迎接新學生。
要說弟子,蔡夫子有不少,很多貧苦人家的孩子想學手藝,都會求他。
雖然他也挑剔,但這些年來,還是有二三十子弟,學的有深有淺,多數就在咸安府作坊里做事。
天賦最好的,諸如班賢兄弟倆,那就在他身邊帶著。
兩兄弟比師父更緊張:「師父,您真的要招學生了?」
「他們願意來嗎。」
「是啊,不過也不要去問紀大人,以免給他壓力。」
蔡夫子瞪他們一眼:「用你們說?而且紀大人已經在忙這件事了,他說時機已經成熟。」
成熟?
怎麼成熟了?!
紀楚忙完戶司的事沒多久,就知道時間到了。
為此,他還特意向禮司周大人偷偷要了具體時間表。
今年什麼時候州試,什麼時候放榜,考生多少,榜上名額多少,都在其中。
周大人脾氣本來就好,跟紀楚還有交情,甚至因為兩人私下往來,頗有些同仇敵愾的感覺,自然樂意給出。
知道是給官學數科用時,更是樂呵呵道:「跟儒學側面搶人,有點意思。」
紀楚瞪大眼睛,周大人擺擺手:「諸子百家,沒有優劣之分,只是需要什麼用什麼。」
在這一刻,紀楚才明白周大人書香門第,世家清流的含金量。
雖是在禮司,卻也不會拘泥這些東西。
其實這跟一地長官有很大關係。
像許知州這樣的長官,手底下的人就會比較開明。
像咸安府那裡,估計他們的長官另有想法,以至於下面人也差不多。
安都事還不知道,紀楚內心裡偷偷拉踩了一下。
雖然是下意識的,但倘若聽到,大概也不會特別在意,只會囑咐他,不要跟其他人講。
以免傳到咸安府知府耳朵里。
紀楚拿著周大人給的名單,從頭到尾認真看了一遍,開口道:「今年來參加州試的學生有二百四十五人,錄取三十五人,也就是說,有二百多都沒有著落,要到明年繼續。」
「其中十二歲到十五歲的有三個。」
「十七到二十的有四十九個。」
「二十五到二十九的,有三十七人。」
中間空缺不用說,就是考試的主力軍,而這一部分,也是最不容易放棄學業的。
二十五到二十九這期間,才是最合適的。
他們年紀漸長,不能再想以前一樣脫產讀書,無論如何都要找個事做的。
數科,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
總之紀楚跟小宋訓導,已經把學生們情況摸清楚了,只等著時機成熟。
至於時機,現在已經到了!
所以他們要提前選宣傳才行!
比如從四月初八州試結束,就要提州學數科招生的事,好給大家一個準備的時間。
州試剛考完,紀楚跟小宋訓導便開始了。
「數科!開了實踐課那種數科!」
實踐課?有什麼不同?
這個問題還沒等大家回答,就有學生自己說了:「蔡一繁那個啊,什麼實踐課,分明是木工課,誰要去啊。」
這學生說完,自己哈哈大笑起來,原本是想讓大家跟他一起笑,誰料多數人都沒笑,反而稍稍皺眉。
無他,誰讓這是官學辦的科目。
官學啊,官方的學校,官方的數科。
「你還不知道吧?現在官學很注重數科,甚至給他們撥了專門的官署,用來教導數科理論課。」
「對啊,這肯定是重視,否則根本不用這樣做的。」
「沒錯,其他學科,有這樣的態度嗎。」
「其實考不上秀才,可以去數科看看,至少有書讀,還有事情做。」
最後一句話,才是多數學子心聲。
多數學生,其實並不理解讀書的意義,他們只是想過好日子,想讓自己功成名就。
如果功名不成,總要有能成的吧,
讓他們直接去當工匠?多數學生會直接拒絕。
但若讓他們去官學學習數科,好像又是可以接受的了?
誠然,紀楚可以不大費周章,打消大家的念頭。
但牛不喝水不能硬按頭啊。
有時候迂迴一下,會更方便做事。
畢竟有著功名為上的想法,有著仕途經濟最大的想法,並不是這些學生們的錯,是如今的時代發展早就了這種想法,
要是一來就說他們只重面子,只看仕途經濟,多數人都不會接受。
而前來應試的考生們,對數科接受程度,遠比紀楚想像的還要高。
畢竟那數科跟之前不同,學了有事情可做不說。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