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當縣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22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好吧,那我從現在開始,就苦練書法。」紀楚也笑道。

眾人忍不住大笑。

真好啊。

數科有救了。

匠人學也有救了。

這兩個殊途同歸的東西,已經被埋藏太久,太久不能相見。

以後就在這新數科里,讓數科從故紙堆里出來,繼續發光發熱。

小宋訓導更是熱淚盈眶,終於,他能做出點東西了。

雖然是跟著紀大人一起做的,那也可以了啊。

現在新老數科都已經準備好,甚至接下來的課程同樣備好。

那就剩最後一件事。

招生!

沒錯,擴大了場地,還是沒有學生過來學習。

官學各科之間其實沒有衝突,如果願意的話,可以把四書五經君子六藝全學了。

如今的情況大家也知道,基本沒有人會在經科之外的學科上,浪費工夫。

就跟現代的音樂課一樣,大部分人都不考,那還學什麼。

而且能來官學讀書的,基本都已經是秀才了。

少數不是秀才的學生,那也是極有天賦,準備科舉的,沒有工夫來學什麼數科。

倘若已經考上秀才,就更對科舉沒興趣,好好備考舉人。

故而偌大的新老數科,還是一個人也沒有。

頂多有人看熱鬧。

比如經科左右訓導,兩人日日在看數科情況。

招不來學生吧!

難道還沒死心嗎!

紀楚也是,如果幫經科的話,便能立竿見影。

還有小宋訓導,他也是,明明教出那麼好的成績,卻把天賦浪費在數科。

在他們的嘟囔聲中,今年來考童試的縣裡學生,陸陸續續都來了。

其中自然包括安丘沾橋兩地。

兩地縣學都出自紀楚之手,故而夫子學生們過來,第一時間就來找紀大人了。

一兩個月沒見,他們真很想紀大人的!

不過他們剛安頓好,就聽說州學數科的事。

跟其他縣裡學生不同,安丘沾橋的學生認真聽了經過,又聽了紀大人對數科的見解,都說道:「是紀大人的選擇,肯定沒錯的。」

「是啊,紀大人深思熟慮扶持數科,必然有其原因。」

甚至有安丘沾橋的學生心道:「倘若考不上秀才,不如去州學數科學個技術。」

「怎麼說也是官學的學生,不算普通匠人,而且要是能繼續研究數科,那也不錯。」

前者當然為實際考慮,後者則對數學更感興趣。

其他各縣學生議論紛紛時,安丘沾橋兩地學生,已經準備好入學了。

但說起來,州學最想要的學生,大概還是去年的府案首林元志。

所以林元志不情不願地過來了,其中很大一部分,還因為紀大人在州城。

不僅是他,還有之前的秀才張文勝。

他們都被選進州學,可以過來備考今年鄉試。

兩人不是磨嘰的人,乾脆跟著來州城的學生一起來了這裡。

既然要去見紀大人,肯定是他們兩個領著學生們前去。

林元志不用說,他還是對棉花格外痴迷,若不是因為鄉試,估計還會研究棉花。

張文勝則因為家裡養蜂蜜,最近還幫著看蜂箱。

故而兩個人來得比起其他秀才都要晚。

故人相見,大家自然很是開心。

再聽說數科找不到人的時候,林元志差點躍躍欲試。

紀楚連忙道:「別,你要是來了數科,不管科舉,王學政能直接端了新老數科。」

畢竟科舉才是學政的政績,不能明搶,至少現在不能明搶,如今數科風頭已經夠大了。

林元志跟張文勝頗為遺憾,只好作罷,但心裡卻想著為數科出份力。

但不等兩人再提,就聽紀大人道:「放心吧,數科會有人來的,你們好好備考鄉試即可。」

有了紀大人的話,他們兩個瞬間安心,聽話肯定沒錯的!

等這兩人去了經科,州學眾人對小宋訓導跟紀大人更是遺憾。

看看你們手裡的學生,多好啊,為什麼不繼續培育這樣的學生?

紀楚不多說,而數科其他人聽了紀楚的吩咐,安心準備教案,只等著州試結束再說。

沒錯,他們數科的招生,放在州試結束。

沒考上秀才的讀書人,要不然別走那一條路了,來數科看看?<="<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