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當縣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3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可這些話遠不如最後一句:「棉花之事未成,你還不能走。」

這就是許知州的意思。

棉花之事未成。

什麼事?

低價交換售賣的事。

壓制棉花名聲的事。

甚至讓他去禮司,同樣是為了這個事。

壓的時間越久,能買到棉花的窮人就越多。

曲夏州百姓太苦了。

不能讓他們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只怕紀楚一走,這事直接反彈。

所以許知州才這般「大方」,他不是對紀楚大方,是真的可憐曲夏州百姓。

而且他認為,紀楚大概率不會走的。

因為這孩子不會半途而廢,看著未完之事。

這不像紀楚的為人。

那問題來了。

紀楚既然不走,為何不澄清?

鄧成都回過味。

是啊,為什麼不澄清跟咸安府的關係,天知道因為這件事,州城衙門不少人對他有意見。

那蔡先生又是怎麼回事,為何還在?

紀楚見話都到這份上,也不再隱瞞,開口道:「知州大人,您認為棉花之事未完,還有哪些未完。」

種的面積太少,一旦放開,便會供不應求,肯定是價高者得。

那如何提高呢?

紀楚直接道:「機器。」

「大人您看,咸安府為何新建十五座磨油作坊,磨油的速度,遠超除了安丘縣呼文村作坊之外的所有商戶。」

這話好像有點難理解。

意思就是,曲夏州一百多個作坊,把呼文村去掉,剩下所有大大小小作坊產量加起來,不如人家新建的十五家。

因為磨油的機器。

因為蔡先生改了機器。

所以才能曲夏州種油菜,咸安府做加工,甚至因為生意太好,急需人去管。

「下官認為,棉花未完之事,也在機器。」

雖說不是現代那種轟隆隆的真正器械,但也是有進步空間的器具。

比如說播種的農具,灌溉的農具,去籽,彈棉花,甚至以後紡線織布。

都有改進的空間。

紀楚認為,想要多種棉花,改進器具是必然的。

所以他把這個,稱為棉花的未完之事。

許知州此時更加確定。

紀楚都考慮到這一步了,自然不會走的。

那他想說什麼。

紀楚再次提起一人:「工匠蔡一繁如今就在驛館,今年的彈花機,去年的水車,咸安府的磨油器具,都是他做的。」

「這樣的人,倘若有更多學生,更多子弟,必然可以把提高效率的機器加以改進。」

「他沒走,是下官強留的,希望他能留在曲夏州,幫忙改進棉花農具。」

此話一出,許知州都不淡定了。

當真?!

那蔡一繁雖然只是工匠,卻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整個平臨國找不出幾個。

倘若他能留下來,自己估計會被咸安府知府罵死。

但挨罵又怎麼樣,值得啊。

「真的?你可以說服他?」許知州立刻追問。

紀楚點頭,又搖頭,再道:「他一家老小子弟都在咸安府,很難說服。」

「除非做到一條。」

「請蔡先生,去州學教書,以官學夫子之禮相待。」

「只有這樣,方能讓他留在此地。」

許知州眉頭緊皺。

一介匠人,怎麼能去州學這種讀聖賢書的地方。

能在州學當夫子的,最低也是舉人。

他一個識字不多的匠人,如何能去。

「夫子之禮,他能去六科中的哪裡。」許知州深吸口氣。

他對紀楚欣賞之意並未減少,可這跟他的價值實在不符。

讓字都不認識多少的人去州學,不合禮數。

「數科。」紀楚直接答,「蔡先生他識字不多,數學卻極好的。」

這兩點根本不衝突啊。

在紀楚看來,蔡先生更多是天賦使然。<="<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