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當縣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0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而那十個秀才每日都要到場,畢竟是為了看他們的。

為首的林元志是重點「參觀」對象,各家的孩子們個個都要來見一見,家長還會道:「以後要像林秀才學,聽到了沒。」

林元志自己都無奈了, 反而是去年唯一考中的張秀才非常理解。

去年他也是這麼過來的!

張秀才原本只是來祝賀, 沒想跟林元志聊得十分投緣。

因為他們說著說著, 竟然達成一個共識。

「還是感謝紀大人。」

「沒錯,是紀縣令重新辦了縣學, 才有我的今日。」

「不僅如此, 還要學紀大人的本事, 他對我們並不是刻意照顧, 而是因為他會照顧所有人。」

書生也好, 匠人也好,耕農,佃戶, 甚至流民。

紀大人都在想辦法對他們好。

沒看到製糖作坊做出的蜂蜜有多香甜。

沒看到馬上夏收,田地里麥子金燦燦的。

甚至連夏收之後的棉花種子,也都提前安排好了。

林元志年後一直在讀書,雖然知道整個縣都在修路,但考完試回來,還是被眼前的景象震驚。

不管是回來的官道,還是回鄉的道路,怎麼會這樣好?

下了兩場雨之後,道路也不見泥濘,行走非常方便,跟之前對比起來天壤之別。

總之兩人聊著聊著,只覺得雙方說的,正是自己想的。

於是張秀才跟林秀才兩人自然成為好友。

連著三日的流水席,激勵不知多少學子的心,也讓更多家裡願意送孩子去上學。

看看人家讀書人的排場,以及讀書的便利,這都不用多說了。

也因為靠著蜂蜜蜂糖,又有不少人攢了積蓄,有餘力去孩子去讀書,肯定會去的。

紀楚在流水席開始的時候也去了一趟,之後便不好露面,這是新秀才們的場合。

宋教諭則忙前忙後,嘴都要笑歪。

十個秀才啊!

全都考中。

他做夢都沒有這麼好的結果。

等流水席結束,紀楚也要去沾橋了,之前跟著過來的沾橋夫子學生們也蹭了席面,但難免有些沮喪。

但得知紀大人跟他們一起回沾橋,又是不同的表情。

讓他們意外的是,萬眾矚目的林秀才竟然也要同去。

雖說剛考中,林元志也沒打算休息,他興致勃勃道:「紀大人,您這次去沾橋縣,肯定等著夏收之後種棉花吧?」

林元志猜得沒錯,紀楚確實這樣打算的。

接下來的五月份,他都會在沾橋縣。

安丘這邊夏收有李師爺,范縣丞跟謝主簿,人已經足夠了。

反而是沾橋那邊,還需要他親自盯著,到底他監管後頭一回收穫,肯定要去看看。

而且麥子收完,就要翻耕種棉花,正好跟著白婆婆,帶著大家一起學習。

紀楚點頭後,林元志立刻道:「大人,您帶著吧,去年我種那棉花,一畝地均產四十斤,聽說白婆婆種的時候,一畝地能產一二百嗎?」

「對,白婆婆是這樣說的,大概不會有誤。」

紀楚去年還覺得,一畝地產個八十斤頂天了。

幸好有白婆婆在,省了不知道多少事。

這麼一說,林元志更要去了。

紀楚自然答應,但讓他先去同謝主簿講一聲。

林元志對謝主簿也很信服,要不是主簿大人,他也不會被引薦給紀縣令。

可惜張秀才不能走,他剛幫家裡割完蜂蜜,還要幫忙收麥子,只能跟林秀才約定好,等農忙結束一起讀書。

畢竟明年就要鄉試,他們這些秀才們都要參加。

張秀才早就準備好,一定要爭個功名出來,好讓更多人知道紀大人的功績。

林秀才欣然答應。

但是,他們要想幹完活再說!

現在別說安丘縣讀書人了,沾橋縣,乃至州城讀書人。

甚至整個曲夏州讀書人,都知道今年安丘秀才文章好的原因。

與其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

說那麼多大道理沒有用!

還不如趕緊親身實踐啊!

安丘縣的讀書人,就是靠著這句話,才有今日的成績。

不出意外的話,更多人會因此效仿。

這句出自《周禮》的話,不就是最好的印證。

別說讀書無用了!

非常好用,就是你們不知道而已。

林元志如願跟著紀大人離開。

這次從安丘去往沾橋,只需要半日即可。

但紀楚並未直接過去,而是帶著身邊人逛了整個安丘縣。

紀楚帶著紀振,追風。

以及林元志,還有留下的沾橋縣夫子秀才書生。

一行十幾人在安丘縣郊外逛。

主要目的是檢查各地修的道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